他1980年11月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成為一名海軍航空兵。在部隊服役期間,他時刻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勞,先后8次榮獲嘉獎,2次獲優秀士兵稱號,1985年10月光榮退伍。
退役后的34年間,他一直在李郢孜鎮從事鄉鎮基層工作,他時刻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經常走家串戶,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聽取群眾的心聲,及時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呼為“老夏”,他就是現任李郢孜鎮殘聯理事長、鎮民政所副所長的退伍老兵范明夏。
2008年至2018年,范明夏在河東社區擔任了10年黨支部書記,河東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多,家庭困難戶多,殘疾人多,外來人口多,鄰里矛盾多。面對復雜的社區環境和艱苦的條件,范明夏與社區干部一道在社區內作調查,召開支部大會和居民座談會傾聽意見,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他在黨員大會上提出了社區黨支部的工作思路:讓黨的旗幟飄起來,讓社區工作活起來,讓社區環境好起來,讓居民精神振作起來。“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范明夏深深的明白,要想改變社區現狀,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和一個好的帶頭人,而他就要做這個好的帶頭人。在社區工作期間,范明夏身先士卒,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好事辦實事,他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天必須走訪一戶困難群眾、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困難。在范明夏帶領下,河東社區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范明夏本人也曾5次獲市先進個人,2次獲區先進個人,并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前不久,區里進行黑臭水體整治,河東社區在重點整治范圍內,為確保整治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范明夏充分發揚軍人優良作風,不分白天黑夜,全程參與征地、拆遷、建設等工作,為重點工程建設完成征拆遷20余戶,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0余起,沒有發生一起阻工事件,沒有上交一起矛盾糾紛,得到了項目業主、當地群眾的高度肯定。”采訪中,李郢孜鎮相關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說:“擔任鎮殘聯理事長、民政所副所長后,范明夏更加關愛困難群眾和殘疾人群,他主動聯系困難、殘疾群眾,為他們解答政策上的疑惑,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對出行不便的,范明夏就利用休息時間上門為他們辦事。建設社區的王素霞家庭殘疾人較多,殘疾證到期換證,出門辦事不易,范明夏了解到情況后,他主動上門服務,忙前忙后為其準備所需材料,最終順利為其辦理了相應業務及救助。范明夏退伍后,始終不忘軍人本色,始終扎根基層,無私奉獻,情系百姓終不悔,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了當代退伍軍人的優秀品質,實現了一名退伍軍人的人生價值。”(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