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村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薄弱環節,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我市打響后,各縣區、鄉鎮、村組社區緊急行動,按照省市有關部署要求,全面落實、全力動員,在廣大鄉村馬上讓大喇叭響起來,讓微信圈轉起來,讓橫幅拉起來,讓科學的防控知識、輿論的正面引導覆蓋大街小巷各村各組,做到防控宣傳“縱到底、橫到邊”,引導廣大村民相信科學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防控宣傳全覆蓋部署落實不打折
日前,市委宣傳部全面部署加強在人員聚居區、人流密集區、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重點場所開展社會宣傳工作,要求鄉鎮農村啟動應急廣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城市社區將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張貼到樓棟;各鄉鎮和城市人口主要聚集區設立宣傳點;充分利用各種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城區主要路段出入口設置宣傳標語牌,村居設置橫幅或宣傳畫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形成規模聲勢,提高群眾自我防護意識,營造人人參與防控的濃厚社會氛圍。部署發出后,市委宣傳部負責同志帶隊督查疫情防控社會宣傳情況,先后查看了潘集區架河鎮前家村、武廟村,田集街道蘆范社區,田家庵區國慶街道羅馬社區等村、社區。督查顯示,這幾個村由武漢返鄉人家的門前都張貼了橫幅做了標識,各村及社區均設置了疫情防控宣傳站點,倡議書和宣傳信等均發放到戶,應急廣播在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村級社區顯眼位置也都設置了防控宣傳標語橫幅和提示板牌。
動員形式多樣宣傳內容入心
“少出門、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風”“疫點返鄉回到家,居家觀察14天,出現癥狀要報告”“呆在家里就是貢獻,親戚不走來年還有,朋友不聚來年再敘”。當前,我市各村組社區均設置了類似內容的宣傳橫幅和提示標語,防控宣傳不僅讓村民看得見,各村各社區還啟動了大喇叭,循環播報疫情防控知識。在謝家集區孫廟鄉,各村衛生室門口均設立了宣傳點,村支兩委和村醫對往來人員開展疫情防治宣傳,各村大喇叭也響個不停,廣泛宣傳防疫知識和勸導村民養成健康衛生良好習慣。在大通區上窯鎮,該鎮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對湖北省返鄉人員進行了為期14天的居家隔離觀察,并安排包村工作組和村、社區負責同志做好日常隨訪工作。居家隔離的每位成員每日需消毒,早晚需自測體溫,若出現發熱或者干咳、氣促、肌肉酸痛無力現象立即向鎮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報告,鎮里將第一時間聯系定點醫院安排就診。1月29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全市各鄉鎮均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宣傳防控要求,對各村、社區自武漢返淮人員全面摸排,全力宣導,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打破空間局限手機變成“宣傳臺”
“我已經兩次收到疫情防控短信提醒,并且每天我都會多次打開‘淮南日報’‘淮南發布’微信公眾號和‘掌上淮南’APP以及其他媒體平臺,在手機上查看本次疫情的相關新聞報道以及防控宣傳內容。”家在鳳臺縣桂集鎮的劉師傅介紹:“現在村里的年輕人都習慣通過手機上網了解疫情防控實時信息,一部手機就是一個宣傳臺,大家再在群里一轉發,村里一吆喝,全村人就都知道了。”據了解,目前我市各級政府各媒體各有關單位均在微信、微博或網站、APP等網絡平臺上發布或轉發了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廣大村民通過網絡及時獲取了大量信息及有關防控知識。結合線下橫幅、標語、廣播喇叭等傳統宣傳形式,全市防控宣傳基本做到了“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針對網上信息多元現狀,宣傳部門提醒廣大網友:疫情面前請保持冷靜理性,在微信群、朋友圈、貼吧等網絡社交平臺轉發或評論消息時,要提高警惕,增強識別能力,認真辨別分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對于無法甄別真偽的消息堅決不傳播,一切以官方發布信息為準。(記者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