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全力推動商務領域企業有序有效復工營業
“截至2月19日,全市693家限上商貿單位(含個體戶),已復工145家,復工率20.9%,其中批發零售業138家,住宿業7家。復工人數4833人,其中批發零售業4748人,住宿業85人。2019年聯合年報外資企業77家,排除僵尸企業,實際正常經營企業50多家,目前已經復工25家。外貿企業73家,目前已經復工33家。”2月20日,淮南市商務部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隨著返程返崗、復工復產,消費潛力逐步釋放,消費結構逐步回歸,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和居民生活服務業供給保障面臨的復雜局面,商務部門采取“戰時舉措”,積極應對,全力推動商務領域企業有序有效復工營業。
利好政策密集出臺,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2月6日,市商務局印發緊急通知,加強近期外商投資企業安全防范和復工等有關服務工作。2月11日,市商務局等七部門聯合出臺住宿餐飲業扶持政策,為企業恢復營業注入“商務動力”;同日,市商務局印發《全市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管理預案》,全面動員、支持商務企業復工營業。2月14日,市商務局印發通知,積極推動全市美發行業有序復工。2月19日,市商務局印發關于全力做好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工作的通知……
減免住宿餐飲企業租金、積極幫助住宿餐飲企業開展自救、返還失業保險費……面對我市支持住宿餐飲企業持續發展的“真金白銀”,市餐飲烹飪協會負責人表示:“新出臺的行業扶持可以說是‘及時雨’,我們將進一步調動資源、科學應對,有序恢復營業,協力應對疫情沖擊,共渡難關,為我市社會經濟平穩發展貢獻行業力量。”
與此同時,市商務部門結合商務行業實際,持續出臺配套政策或采取措施助推企業“防疫+復工”雙向發力。嚴格落實企業復工備案制度,幫扶企業落實疫情防控、解決復工營業困難。
黨員干部派駐聯企,給企業配上“服務員”
2月13日,市商務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康愷來到蘇果超市朝陽路店開展工作。此行她多了一重身份——駐企聯絡員,負責幫助商貿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市場保供和復工營業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在詳細檢查了企業的防控工作后,了解到企業面臨口罩等防疫物資不足的困難時,她立即對接溝通、幫助解決問題。
疫情期間,為保障市場供應,支持超市等商貿流通企業正常營業,市商務局下發緊急通知,選派市、縣(區)機關干部赴企業擔任聯絡員,指導幫助企業做好防疫監督和信息收集工作。目前,市縣(區)共選派了94名駐企聯絡員,奔赴抗擊疫情和商務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同時,市商務局印發致全市外貿企業一封信、致全市外資企業一封信,實施企業包保責任制度,全力服務企業紓解復工難題。在疫情防控和商務發展前線,這些駐企聯絡員和包保責任人是“監督員”,更是“服務員”,幫助企業筑牢疫情“防火墻”,推動企業復工營業穩妥有序。
合力打出“組合拳”,為企業織好“保供網”
“菜籃子”雖小,卻關系“大民生”。為做好生活用品免費配送服務,安徽華聯商廈成立了11支由黨員和志愿者組成的配送小分隊,將消費者前一天在微信平臺下單的生活用品送至小區指定取貨點,商品均實行平價銷售,配送服務范圍覆蓋田家庵區和山南新區的各個居民小區。配送活動開展6天來,滿足了777戶居民生活需求,這是市商務局組織重點商貿企業開展市場保供的一個縮影。
為積極應對疫情給居民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市商務局充分利用大型商貿連鎖企業網點多、品種豐富的優勢,發揮其保障市場供應的骨干作用。利用中小商貿企業經營靈活、貼近社區居民的優勢,發揮分散購買、即時購買的作用,充分滿足居民生活必需品需求。同時,大力引導利用大型電商平臺優惠政策與流量開展促銷活動,鼓勵企業利用新型社交電商等模式開展疫情期間產品銷售,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擴大網銷規模。
根據商貿業特點,市商務部門繼續加強市場監測、供求形勢研判、貨源組織,確保重點保供企業門店正常供應,同時積極組織企業復工營業、鼓勵支持創新經營、擴大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范圍和完善居民生活服務業供給保供結構。截至2月18日,全市糧食庫存564噸;食用油庫存392.8噸;肉類庫存112.3噸;蛋類庫存55.2噸;成品油庫存41485噸。目前,我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平穩,可滿足市民生活需求。
有力度、有溫度的一系列舉措,讓各類商務企業吃下了抓防控、促發展的“定心丸”,也讓商貿企業、外貿企業、外資企業等紛紛呈現出張弛有序的忙碌場景。(通訊員 吳 剛 記者 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