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總,你前幾天發給我的1600公斤蘆筍已賣完,現在市場緊缺,請你盡快再發一批來。”2月21日16時,上海市江橋蔬菜批發市場批發商張紅打電話給正在蘆筍大棚內忙碌的壽縣迎河鎮村民王本利。
王本利所在的迎河鎮豐澤園蘆筍種植家庭農場占地160多畝,建有314個大棚,是浙江省農科院壽縣大棚蘆筍栽培試驗示范基地、合肥市與壽縣合作建設蔬菜基地。“目前,市場對蘆筍的需求量大,每公斤售價已達15元,俺們正加緊采摘,現在固定用工16人,其中5戶貧困戶。上午采摘,下午整理外運,供應上海、杭州、合肥市場。”王本利介紹。
2月19日,在安徽芊林林業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陪著技術員李林戴著口罩查看核桃、石榴修枝情況,該公司由中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派駐的研究和推廣團隊常年提供技術支撐。2月3日,李林從老家阜陽市臨泉縣來上班,主動隔離了14天。“雖然技術指導很重要,但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復工不忘防控,防控不誤生產,要做好消毒,員工都要佩戴口罩。”該負責人說。
“俺們一人負責一棚,干活分開進行,戴好口罩,廠區每天消毒。”正在為六安市綠籃子超市配送蔬菜的迎河鎮農門天下農業種植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個公司是安徽省農科院技術幫扶單位,是我市農科所蔬菜實驗基地。
在迎河鎮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內,春意漸來,處處可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復工復產、忙碌的場景。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早在2月12日,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就及時印發了致農民朋友春耕備耕一封信,制作音頻,各村黨員巡查小分隊、廣播、小喇叭等進行宣傳,動員群眾抓緊春耕備耕、整治田園,號召搶春光,抓農時,創新創業保增收。
“組建由農技、農機、畜牧,水產等技術骨干參加的8個春耕備耕和農業生產服務小分隊來到企業和田間地頭,開展點對點、面對面服務,解決技術、用工、資金、綠色通道等問題,督促指導疫情防控,支持涉農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月18日,正在壽縣八大家現代農業觀光園指導復工復產的鎮相關負責人邊走邊說。
截至目前,該鎮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較大規模的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均實現復工復產。(通訊員 王教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