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創新服務模式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政務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及時在“大通區人民政府網”“大通區人民政府發布”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暫停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窗口服務、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的公告》,積極引導群眾網上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并提供電話預約和咨詢服務,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工作“不打烊”、服務“不斷檔”,方便快捷地為群眾和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截至目前共辦理業務625件。
做好“加法”,落實防控措施、構筑安全防線
為有效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在大廳出入口設置醒目的宣傳牌,及時告知群眾大廳已暫停窗口服務,引導群眾進行網上辦理、電話預約辦理。同時,利用小喇叭循環播放防控知識,提醒辦事群眾及員工佩戴口罩,體溫檢測合格后才可進入辦公區域。
多渠道采購疫情防護用品,通過個人采購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確保每位工作人員均能佩戴上口罩、一次性手套、防護鏡等基礎防護用品。同時,備足酒精、84等消毒產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范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全面摸排掌握全體工作人員春節期間活動情況,建立人員去向排查表。加強員工健康監測,所有員工上崗時一律佩戴口罩,體溫測量合格后至辦公室領取護目鏡及一次性手套,佩戴完畢后才可上崗為群眾提供服務。對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的員工,一律不準進行大廳辦公。
實行窗口人員彈性工作制,安排窗口人員進行輪流值班,通過新媒體、政府網、宣傳牌等渠道公布窗口工作人員電話,要求全體人員24小時手機暢通并待命,做好來電和網上咨詢等工作,積極主動提供服務。
做好“減法”,“不見面”“少見面”政務服務“不斷檔”
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和就近辦”,及時發布公告,制作操作指引,開展電話咨詢,第一時間回應群眾辦事需求。同時,針對不同事項和不同群體靈活開展審批服務,減少群眾來往大廳次數,實現高頻事項不見面審批、急難事項快速審批。
全面推行“網上辦”。采取電子化材料網上流轉、審批人員網上審核決定、審批結果網上核發認定(或通過郵政寄遞送達)的措施,實現網上全流轉、線下不見面;“原件核驗”事項,采取群眾網上申報,審批人員網上預審,紙質材料線下郵遞、審批結果郵政送達的方式,實現群眾在家、郵政跑腿,確保群眾在網上能辦事、會辦事、辦成事。
全面推行“掌上辦”。充分運用“皖事通”APP和微信小程序,引導群眾在手機上自助辦理業務。運用手機自帶攝像頭、高拍儀、掃描儀等信息化設備,將紙質材料進行電子化轉換。同時,審批人員應用微信、QQ等社交媒體,建立辦事群眾和審批人員的遠程連接,進行在線核驗,開展在線咨詢、在線指導服務。
全面推廣“預約辦”。公開窗口人員咨詢、預約電話,對確需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對于亟需辦理的急件快件,通過預約方式辦理,合理統籌群眾辦事時段,減少群眾扎堆聚集、排隊等候的現象,做到來即能辦、辦完即走。
積極推進“就近辦”。采取“就近辦”“幫辦代辦”等措施,提升辦事效率,減少人員流動,做到疫情防控和政務服務“兩不誤”。(通訊員 巢 欽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