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見面”“無差別”“一步走”!我市簡化審批流程、營造創業環境,為企業發展贏得先機——優化服務按下復蘇“快捷鍵”
插入身份證、刷臉認證、線上填寫資料、簽名,提交后很快獲得審核,營業執照隨即被自助機打印好……整個過程僅需10分鐘。今年2月24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在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個體登記智能自助審批系統終端機,成為我市個體自助登記系統服務的首位客戶。
為營造更加公開透明便利的企業開辦環境,我市市場監管部門以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為目標,線上線下精準發力,優化市場監管行政審批制度,不斷提升服務效能,為企業創辦降成本、贏先機。截至目前,全市市場主體已達21.9萬戶,注冊資本4137億元。
優化“智能辦”,變“面對面”為“零見面”
在市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市市場監管部門采購了8臺個體登記智能審批一體機,配備在各區、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個體工商戶登記“免預約”“零見面”“零干預”“全天候”“實時申報、實時發照”的智能化登記,最大程度降低創業成本。
升級優化網上平臺、審批終端拓寬行政審批智能服務,落實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郵遞辦”“預約辦”的“零見面”辦理。我市升級優化企業開辦“一站式”平臺,集合營業執照申領、公章刻制、稅票申領、社保開戶、公積金開戶、銀行預約開戶功能“一網通辦”,一條龍完成業務辦理;設立個體智能審批機到縣區,實現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自助辦理、打印的智能服務;利用政務服務網站、QQ、微信等線上政民互動服務渠道,落實專人接聽、首問負責制,及時指導和幫助市場主體業務咨詢一口清。
我市復工復產啟動至今,已累計解答企業咨詢4539件,完成新設市場主體1516家、辦理營業執照變更471家、預約辦193件、郵寄辦10件;辦理股權出質14件,出質股權數額1.8億元,共融資1.7億元。
建立“標準化”,變“隨意性”為“無差別”
以企業登記申請表為主表,將其他涉及企業開辦需采集的信息整合為附表,申請人一次填報,無需重復提交材料。通過“一次采集”業務,市場監管部門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在公章刻制、發票申領、銀行開戶等場景下的應用,通過電子證照庫共享相關信息,營造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
按照《淮南市加快推進企業開辦“六個一”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我市建立明晰制度,明確主體責任、業務流程和文書規范,減少服務主觀性、隨意性和差異性,基本實現“認流程不認面孔、認標準不認關系”的無差別服務。明確企業開辦提交材料規范,整合各環節、各事項申請表單,取消不必要的采集事項和證明材料,實現“一表填報、一套材料”,將企業開辦所需材料壓減到6份以內(含銀行開戶);明確企業開辦各環節所需信息通過線上“一網”或線下“一窗”進行“一次采集”手續。
落實“整合審”,變“多處跑”為“一步走”
“現在辦事太方便了,一次性營業執照和公章都拿到手了,一分錢也沒花,真的是太好了!”冠航商貿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通過我市優化升級后的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平臺進行多部門業務聯辦的企業,申領營業執照、公章刻制、稅票申領、社保開戶四項業務,一個工作日內就辦結。
按照“一個窗口”完成領照、刻章、領票的標準配備審批窗口工作人員和硬件設備,我市整合企業開辦各環節,建成“一個窗口受理,一個窗口領證”的企業開辦綜合窗口;基于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一條龍聯辦多部門業務,壓縮辦理時限。
目前,我市已基本實現企業開辦1日辦結;擴大“銀政通”合作廣度深度,與通商銀行、工行、中行3家銀行簽約建立7個代辦點,采用“銀行網點代理、企業注冊登記”的銀政合作模式,實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優化刻章程序,依托“一站式”服務平臺,對全市新設企業落實“企業刻章,政府買單”,通過政府買單的方式,為今年以來新辦企業免費提供包含公司章、法人章、財務章在內的三枚印章,助力降低企業開辦成本。(記者 柏松 通訊員 郭楊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