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解決當下科技創新型企業資金周轉、債務償還和擴大融資等燃眉之急,積極助推知識產權“變現”,實現由“智產”向“資產”轉變,我市綜合施措優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積極幫扶搭建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橋梁,“真金白銀”緩解創新型企業因疫情和延期復工帶來的資金困難。
政策資助加速兌現。市場監管部門積極對接會商財政、科技等部門,加速推進全市2018年建設創新型城市若干措施政策兌現工作,通過兌現專利政策資助,緩解目前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情況。本次市級專利政策兌現涉及資金404.8483萬元,涉及51家企業、院校及個人。
搭橋銀企助力小微。積極搭建銀企服務平臺,著力緩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等創新主體融資難問題。在市經開區牽頭舉辦知識產權銀企對接洽談會,解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的政策、流程,組織參會企業與徽商銀行工作人員建立融資信貸溝通平臺,已有6家企業與銀行初步達成總計1.2億元貸款規模的合作協議。
引導融資主動服務。完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機制,加大企業商標、專利質押融資服務力度,安排知識產權相關科室業務人員主動服務、全程指導,幫助企業對接金融、擔保、保險等部門。2月以來,共辦理商標質押代理1件,貸款金額400萬元;指導4家企業在復工復產期間完成專利質押工作,貸款金額3430萬元;對接安徽中金浩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為我市企業提供專利質押貸款方面的咨詢服務。(記者 柏 松 通訊員 郭楊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