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了訂單,貧困戶種糧積極性大大提升。訂單一簽訂,提前解決了優質稻銷路這個大問題,我們村貧困戶增收更有希望了。”壽縣保義鎮張祠村黨總支書記張世甫信心滿滿地說。
今年3月,市司法局駐保義鎮張祠村扶貧工作隊把訂單農業作為破解張祠村種糧效益增加難的重要抓手。通過外出學習、內謀措施,一頭依托企業,一頭對接農戶,在找準雙方雙贏結合點上下足了功夫。
“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和協調下,稻種還沒播撒呢,我就已經和安徽輝隆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稻子的收購合同,現在再也不用擔心稻子不好賣了。”村民畢照友高興地說。
“以前,張祠村農戶是看人種啥我種啥,很多農戶因為擔心農產品的銷售問題不敢大面積種植經濟效益高的品種。”駐村工作隊隊長李明友告訴我們,為了調動農民創新生產積極性,駐村工作隊通過與省供銷社專家交流了解到,我省天長市、廬江縣已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實現了農戶增收。而這種訂單農業發展模式,就是由企業為農戶提供市場暢銷的優良稻種,進行種植技術指導,并保證回收產品,徹底解決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從今年2月中旬開始,駐村工作隊通過建立張祠村訂單農業服務微信群、召開村企洽談會等方式,與安徽輝隆集團公司共同商定工作進度,議定訂單農業合同條款,統計稻種購買數和種植畝數,全力推進。安徽輝隆集團公司承諾,上門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出臺有關獎補措施,保證高于市場價格收購全部產品,且不限制種植戶通過其他渠道銷售,最大努力地幫助村民增收致富。目前該村有27戶農戶參與訂單農業,下單364畝,預計每畝增收200元。
訂單農業讓農戶與企業建立了緊密聯系,讓資本、技術、信息更加有的放矢,也使農民收益穩定、干勁十足。李明友表示,張祠村將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市場等資源,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為張祠村探索出一條穩定脫貧的路子。(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