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創新發展再向前
——看疫情之下企業如何逆勢突圍
4月16日,記者走進安徽唐興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片繁忙景象。“目前,企業已全面復工。從訂單情況看,今年1月份比較充足,2月份下滑嚴重,但3月份開始復蘇,加上2019年原有訂單,總體上看,企業產品市場需求旺盛。”企業財務總監邢保蘭告訴記者,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足馬力加快生產,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企業產值增長20%以上,實現了逆勢增長。
疫情當前,訂單不斷。唐興機械裝備“逆勢突圍”秘訣何在?
“化危為機,創新破題。我們緊盯國內市場,憑借技術研發優勢,積極搶占市場。”邢保蘭說,唐興機械裝備是一家專業從事非開挖頂管掘進成套裝備研發設計與制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產品科研所、技術轉化中心、專用加工基地、工法培訓中心、設備租賃中心、售后服務中心,構建了集技術構思、研發實現、加工制造、裝配調試、技術指導、施工工法、咨詢服務、維修再制造、營銷租賃、應用反饋于一體的頂管掘進機產業鏈,能專業提供非開挖工程技術一體化解決方案。
拳頭產品是贏得市場的敲門磚。企業秉承“讓管網自由延伸、聯通人類美好生活”的愿景,依靠科技創新,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已獲得相關專利50余項,主要產品有泥水平衡式、土壓平衡式、濃泥式、硬巖系列、矩形系列頂管掘進機以及微型鉆頂機等,直徑規格從400mm至4.5m,產品實現了全土質、全管徑的覆蓋,廣泛應用于管道鋪設、軌道交通、管網改造、公路河流穿越等多種工程建設領域,先后參建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引黃入鄭、西安和合肥城市污水管網改造等重點工程建設。
市場是生命線。企業在站穩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產品出口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并在印度、澳大利亞和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和服務網絡。今年,企業啟動了在馬來西亞設立子公司工作,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
疫情是一場大考。能否熬過寒冬,迎來春天,考驗著企業的承壓應變能力。
淮南市步瑞吉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貿出口型企業,雖受疫情影響,但憑借阻燃、防靜電等功能性服裝,市場表現堅挺。“2月份訂單幾乎為零,3月、4月份市場逐步回暖,僅4月份前半個月,企業就接到訂單3萬多件,企業現在是滿負荷生產,每天生產服裝4000多件。”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夏鳳茹告訴記者,截至4月16日,企業共接到訂單40余萬件,60%以上都是今年的新訂單,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9月份。
一家服裝企業,如何化危為機、贏得市場?“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業的未雨綢繆。”夏鳳茹說,2018年至2019年,為提高產品競爭力,企業新增了具有智能化管理和數字化控制的國內外持領先水平的服裝生產線,有效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及工藝流程技術水平;同時,加大研發費用投入,新開發出GOLDEN BRIDGE系列阻燃、防靜電、防酸堿、防電弧等功能性服裝,開拓了俄羅斯、加拿大、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市場。
創新,不僅集中在研發領域,也體現在流程之變。步瑞吉制衣復工之初,由于受上游原材料供應及物流影響,復工后產能一度不足。面對這一情況,公司通過采取線上營銷等方式對接上下游企業,從“面對面”到“線連線”,高效引進原材料,滿足客戶訂單交付。
“截至2月末,全區34家區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全部復工。”大通區經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該區建立了區級領導包保復工企業和重點工業企業包保聯絡員制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和資金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累計幫助企業解決用工190人、產業鏈協同配套問題3個、獎補資金300萬元,爭取口罩10萬余只,推介銀企對接5次,千方百計促進企業健康平穩生產。目前,區屬32家非煤電規上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平穩有序,一季度完成增加值8110萬元,另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家,實現了工業企業首季“開門紅”。
【采訪手記】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擺脫危機、走出困境中尤其如此。唐興機械裝備等企業的“逆勢突圍”,表明創新是靈魂,產品是核心。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發展,練好“內功”,強大自己才是硬道理。這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厚積創新力,無論是產品的創新,還是流程的創新,或是模式的創新等,只有抓創新、補短板、強弱項,企業才能扛得住外部風險的挑戰,在今后發展中走得更遠。以創新帶動復產,以創新促進轉型,以創新引領發展,疫情之下的淮南經濟必能撥云見日、春暖花開。(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潘雪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