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部門采取積極應對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實招暖招”頻出 讓經濟馬達動起來轉得好
當前,全市上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降低疫情對經濟發展影響。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服務市場主體復工復產,采取積極應對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使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復蘇、提升。
疫情發生后,面對嚴峻形勢,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立足職能,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高效服務市場主體復工復產,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和穩定。
我市有序復工后,市場主體新增數逐步恢復,一季度,我市各類市場主體累計新增5674戶,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31.5%,其中個體累計新增4058戶,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31.2%,市民投資興業的熱情逐步回暖,我市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復蘇、提升。
復工復產期間,為安徽灰熊視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漢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2家額溫槍生產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并辦理完成醫療器械生產許可。為安徽漢邦希瑞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淮南市頤貝服飾有限公司、淮南市新建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生產隔離衣企業,進行產品備案、生產備案。共辦理食品生產企業首辦、變更、延續辦理14件,藥品經營、醫療器械經營首辦、變更、換證共辦理44件,注冊執業藥師首辦、變更、延續共辦件80件。發放免費公章1742套。全市共辦理股權出質22件,出質股權數額2.5億元,共融資2.6億元。辦理動產抵押5筆,抵押金額4600萬元。辦理商標質押代理2件,貸款金額1600萬元,指導4家企業在復工復產期間完成專利質押工作,貸款金額3430萬元,均已完成續貸。辦理商標補證1件、商標續展3件、商標轉讓1件、商標申請13件。在經濟開發區舉辦銀企對接會,共6家企業與銀行初步達成總計1.2億元貸款規模的合作協議。
各檢驗檢測機構共免收企業檢驗費79.64萬元。開展特種設備檢驗2070臺,網上辦理特種設備施工告知37臺(套),網上特種設備使用登記196件,減免檢測費69萬元。受理67家企業582臺(件)非強檢計量器具檢定,減免費用4.46萬元。檢驗126家企業產品質量155組,減免費用8.18萬元。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減免食品、藥品等檢驗費用0.4萬元。市標準化研究院為2家企業查詢產品標準,為1家企業申報地方標準提供咨詢服務。聯合安徽省防爆機電行業協會起草制定1項團體標準。申請立項淮南市地方標準《大數據企業認定規范》。
疫情發生以來,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先后8次召開疫情防控和高效服務復工復產專題部署會議,迅速安排布置疫情防控、及時推進高效服務復工復產。為推進市場主體復工復產,該局制定《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的通知》,對11個方面38個具體措施明確責任單位,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精準服務。
為扎實落實復工復產38條,該局深入一線指導幫扶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對復工復產企業進行走訪摸排,實地察看企業生產現場、員工就餐食堂,詳細了解企業在復工復產期間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和員工就餐安全保障工作相關情況。督促企業食堂履行主體責任,從就餐方式、從業人員健康、食品原材料、食品加工流程、餐廚廢棄物等五個方面向公共食堂提出管控要求。
認真做好學校復課食品安全、校園周邊監管。該局緊扣高三、初三復學的時間節點,堅持“統籌安排提前介入”的工作原則,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切實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該局還認真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嚴格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圍繞市場監管工作職能,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期間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矛盾糾紛進行評估,梳理出價格監管、知識產權保護、網絡消費、活禽市場開放、許可證過期等方面出現的或可能存在的矛盾糾紛20條,形成矛盾糾紛清單,并逐一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動登記注冊審批事項“不見面”“網上辦”,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引導企業通過安徽政務服務網淮南分廳主體集成服務的企業開辦模塊,一次性辦理企業名稱自主申報、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社保登記、公積金開戶、銀行預約開戶等事項,為新設企業免費提供一套公章,提供營業執照和公章等免費寄遞服務,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辦“零見面”。有序開放線下服務窗口,對涉及疫情防護的審批服務事項開辟綠色服務通道。(記者 李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