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推深做實市人大代表小組活動
“今年桃樹掛果情況怎么樣?桃子什么時候大規模上市?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生產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困難?”
“合作社基礎設施薄弱,缺貸款扶持、缺智力支持成為發展瓶頸。”
連日來,駐田家庵區市人大代表第二小組組長曹杰旺帶領市人大代表,深入安成鎮連崗村石姚灣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生產基地開展農業產業化專題調研,為做優做強安成鎮特色農業獻計出力。針對合作社提出的問題,代表們建議:突出自身特色,打造特色品牌,做強精品農業;加強與高校對接,將農業產業化項目列入大學生實踐基地;加強項目規劃,爭取市區項目資金支持,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升農家樂服務質量,創建“星”級農家樂等。
代表小組活動,是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的基本活動形式。田家庵區代表團共有69名市人大代表,分為三個代表小組,按照市人大常委會關于組織開展好代表小組活動的有關要求,聚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企業、農村、社區等開展視察、調研,履職盡責獻良策。
加強理論學習,提高代表履職能力水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我們抓緊抓實代表理論學習,不斷提高代表素質,提升履職能力水平。”區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為推動各代表小組學習取得成效,區人大常委會建立了代表小組聯絡員制度,加強與各代表小組組長的協調溝通,落實代表小組學習計劃安排,確保各代表小組學習早、跟進快、領會好、有實效。
各人大代表小組強化學習意識,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等,并結合所學所思,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堅持學習《憲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規,經常走進選民中去,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通過系統學習,增強了代表意識,提高了履職能力。”代表們坦言。
當好橋梁紐帶,為民營經濟發展獻良策
“民營經濟是推動田家庵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也是增加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需要下大氣力抓實抓好。”第一代表小組組長郭永存說。
為此,第一代表小組開展了“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專題視察活動,代表們視察了安成工業園區的青網、花蜜家、老劉頭、鑫宏機械等4家企業,同企業負責人、職工進行座談,了解企業生產狀況、銷售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針對企業政策配套不完善、技術人才引進難等問題,代表們建議:促進相關優惠政策的落地生根;制定優惠政策,讓技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市人大代表文見寶建議,加強田家庵區規上工業企業與在淮高校的產學研合作,摸排企業科技需求,主動與高校對接,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在企業高效轉化應用,實現企業、高校雙贏。
關注科技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科學創新”“工作效能”是第三代表小組關注的熱點詞匯。在組長李輝的帶領下,第三代表小組開展了“科技創新、提高效能”視察活動。代表們走進淮南聯合大學科技活動展覽館,觀看了大學生自主研發的原創產品,智能垃圾分類機器人引發代表的熱議。大家建議,要推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打造創新經濟新引擎。
在田家庵區政務服務中心,精良的裝備、精細的管理、精心的服務給代表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許多代表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在自助查詢機前查詢住房公積金、社保、醫保等信息。代表們稱贊,科技支撐政務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大家建議:要大力推廣“互聯網+”模式,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實現各窗口、功能室作用的最大化。
數據資源如何轉化為經濟優勢,進一步推動田家庵區經濟社會發展?帶著課題,第三代表小組走進田家庵區數據資源管理局,圍繞“科技創新、提高效能”主題進行調研,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座談,聽取專業人才的意見建議。代表們認為:近年來,田家庵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建成了政務中心,提高了辦事效能,方便了人民群眾。代表們建議,田家庵區要建立與在淮高校的合作機制,加強與各高校對接,推動高校原創成果轉化為中小微企業的產品,提高轉化率,提升創新力;要創新人才引進政策,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為推動田家庵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通訊員 劉宇翔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