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建引領中,潘集區包聯單位齊心協力,培養文明生活方式,共同創建文明城——多方聯動為“創城”加油助力
“潘集區創城已經到了沖刺節點,我們要一如既往地沖在創城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見證文明城市申報成功。”在剛剛結束的潘集區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推進會結束時,“安徽好人”、淮南市義工聯合會會長王啟明激動地說:“我們將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的號召,全力以赴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拿起鐵锨、掃把清理小區內垃圾;戴上小紅帽,文明志愿者活躍在大街小巷……在潘集區,包聯單位主動對接,社區居民紛紛參與,一時間,全區上下掀起了創建熱潮。
黨建引創建,引出澎湃新活力
學思踐悟,知行合一。潘集區以“黨員活動日”“社區吹哨 黨員報道”為載體,通過“思想引領促爭創”“承諾踐諾促爭創”“志愿服務促爭創”“四位一體促爭創”的活動,讓黨員認領路長、巷長、樓長,到社區報到。讓社區創城“有黨的組織、有志愿者隊伍、有志愿服務平臺、有社區居民公約、有創城活動開展”,實現黨員實踐活動引領創城工作,為創城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白云社區居民樓已有30余年歷史,設施陳舊、電線私拉亂扯、下水道不通、多處亂搭亂建、小吃攤密布。自創衛工作開展以來,黨員志愿者舍下身子、丟下面子,積極走訪小區居民,對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居民蔡保金說:“我在這里住20多年了,小區多年無人管理,生活垃圾無人收集,下水道都堵了。近段時間以來,許多黨員天天帶著工人來我們小區改造,現在小區環境煥然一新,真是太好啦!”目前,社區內老舊小區居民樓院干凈整潔,背街小巷基本做到了一眼凈。
社區負責人說:“我們以夯實基層黨建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采取以黨建帶動創建、以創建促進黨建的創城模式,積極開展四步工作法,即開展串門走訪、建立志愿團體、出臺管理制度、辦好民生實事,將小區治理工作由被動應付轉為主動干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區治理新格局。”
愛衛同行,培養健康生活方式
“我在這條街上做小吃已經十多年了,最盼著這里變得干凈整潔。環境變好了,生意會更好,我們心情也會更好!”黃河路東風巷蛋糕店老板自己張貼在店門口的廣告牌被志愿者收走,表示理解和支持。
5月22日上午,潘集區發揮“巷長”作用,開展“志愿巷長我參與、攜手共創文明城”集中整治背街小巷行動日。各包保巷長、志愿者帶著一次性手套、夾子、掃帚、鐵锨、鏟子等必備工具來到對口包保社區、小巷,協助社區開展背街小巷整治。對道路兩邊游商進行勸離,拆除活動燈箱牌匾、清除路面護坡,對亂貼亂畫、亂堆亂放、越線經營、違規占道進行清理,勸阻車輛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
借助第32個愛國衛生月開展之際,潘集區通過開展“愛國衛生宣傳周”“家庭清潔周”“環境衛生整治周”“引導健康生活方式周”等活動,全面宣傳普及疾病防控、“文明餐桌”“公勺公筷”等健康科普知識。組建醫衛志愿者服務隊,入社區、進樓巷,指導居民從個人衛生做起、從家居環境做起,開展清潔家園,清理衛生,美化凈化家庭環境和公共空間,將愛國衛生運動由簡單的衛生打掃,催化成居民的一種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主動對接,包聯單位齊心共建
潘集區以駐潘企事業單位為依托,以社區和小區為主體,通過組織開展企業包聯社區和小區活動,有效整合駐潘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及小區的組織資源、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努力創建經濟健康發展、社會文明昌盛、生態良性循環、城市優美潔凈、基礎設施齊全、生活舒適便捷的文明潘集。
潘集區現有駐潘企事業單位119家、40余家包聯單位已與全區20個小區完成對接,各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克服困難,積極對接,包聯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
今年以來,各包聯單位維護小區綠化帶16處,安裝健身器材2套,新建休閑廣場1個、菜市場1個,粉刷樓道、墻體4000余平方米,安裝花草提示牌7個,放置果皮垃圾箱110個,更換窨井蓋16個。淮河能源集團“三供一業”辦公室更是投入資金210余萬元,鋪設了北城菜市場周邊、袁莊商場門口十字路周邊、黃河路菜市場門口瀝青路面1820平方米,修補、硬化金格商廈門口路面50平方米。(通訊員 蘇正濤 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