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主汛期以來,我市天氣由旱轉澇。面對惡劣天氣,我市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準備如何?市水利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面對水旱災害,淮南嚴陣以待。
市水利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的備汛工作,做了提前謀劃,大部分工作沒有受到疫情影響。3月3日,正式部署開始備汛工作;3月11日,及時召開備汛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強調部署堤防、閘站、水庫等備汛重點工作。采取市縣區壓茬推進的方式,縣區自查,市里同步開展檢查督查,4月初順利完成防洪工程度汛安全隱患排查,累計排查隱患14項,其中:堤防類12項,涵閘1項,泵站1項。主汛期前,隱患已基本得到整改。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庫一策”要求,5月底前完成了河流、水庫、行蓄洪區等防汛搶險應急預案修訂任務,協調各縣區累計開展水庫、堤防搶險預案演練16次。按照水利部要求,借鑒疫情防控的經驗做法,專門組織人員力量,針對今年可能發生的超標洪水,編制了淮南市2020年度城市超標洪水防御預案。同時,市水利局協調組織開展了壽縣、鳳臺縣、潘集區城區超標洪水防御預案以及淮河重要支流淠河壽縣段的超標洪水防御預案的編制工作。針對今年復雜的水旱災害防御形勢,5月16日,組織開展了全市水旱災害防御人員技術培訓;5月21日,謀劃組建了淮南市水旱災害防御技術人員庫;5月22日,重點開展了水庫“三個責任人”水旱災害防御專題培訓;6月13日,組織開展了超標洪水防御預案的推演。
據悉,入梅后,截至6月29日,我市發生三輪強降雨。第1輪:6月10日-18日;第2輪:6月21日-23日;第3輪:6月27日-29日。截至6月28日12時,三輪降雨面雨量累計310mm,最大降雨量壽縣正陽關鎮累計515mm。市水利部門提前會商雨情,統籌抗旱防汛兩手抓,在第1輪強降雨期間,重點是密切關注天氣形勢,提前與氣象、水文部門聯合會商,分析研判水、雨情形勢,要求縣區抓住降雨契機在確保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同時要防范“旱澇急轉”,統籌做好抗旱防汛兩手抓、兩不誤。市水利部門定期研判水情,部署重點區域工程防御,在第2輪強降雨期間,重點是與省水文部門保持密切聯系,了解淮干上下游水位情況。堅持每日召開部門會商會,適時召開專題會商會,分析研判淮干、中小河流、湖泊、水庫水位變化趨勢,及時對重點區域重點水利工程防御工作進行部署,特別是部署壽縣強降雨防范和中小水庫安全管理工作。6月23日12時,淠河幸福涵發生超警戒水位,及時啟動了市水利局水旱災害防御四級應急響應,下午1時向壽縣派出防御檢查指導組,部署強化值班值守和堤防巡查防守等相關防御工作。市水利部門強化聯合調度,發揮水利工程防御功能。在第3輪強降雨期間,適時調度沿淮大中小型泵站和涵閘的運用,搶抓時機抽排內澇,重點是協調省河道局青年閘管理單位及時開閘自排澇水,市城建局做好城區低洼地除澇工作,部署縣區水利部門及時做好沿淮涵閘開閘預降水位、開啟泵站抽排內澇,重點調度泥河站、禹王站樞紐大型泵站適時開機抽排澇水。同時,積極配合開展臨淮崗、橫排頭、蚌埠閘等水利工程進行聯合調度運用。目前,淮干水勢總體平穩,支流和湖庫水位均不超警,水庫沒有達到汛限水位。市水利部門強化值班值守,及時發布監測預報預警。重點部署強降雨期間24小時值班值守,保障文件、信息的及時上傳下達,特別是第3輪強降雨期間,提前部署,增強應急值守人員力量,相關人員迅速到崗到位。強降雨發生后,市水利局全面進入實戰狀態,分析研判降雨主要區域和形勢,及時對相關縣區和單位發出預報預警,快速部署開展強降雨防范應對各項工作。截至6月28日,已編發《水雨情簡報》9期,通報水雨情情況,同時及時發布省市氣象、水文部門水雨情預警信息和省水利廳聯合調度預報預警。
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市水利局下一步主要統籌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各項工作,重點做好“七上八下”防汛關鍵期工作。強化水雨情預測預報預警。密切關注天氣和雨水情變化,及時會商,及時發布預測預報預警信息,及時部署水旱災害防御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強化水利工程科學調度。高度關注沿淮涵閘、泵站的調度和安全運行;特別關注中小水庫的安全管理。強化臺風防范工作。重點做好臺風影響的強降雨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強化值班值守。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并適時加強值班力量,通訊暢通,及時上傳下達。強化技術指導。充分發揮淮南市水旱災害防御技術人員庫作用,為汛期防汛搶險和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提供指揮決策、技術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撐。(記者 李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