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降雨暫停,天氣轉晴。家住大通街道遠望社區三小家屬區巷的居民張桂蘭從家里拿出衣服,放在公共晾衣架上晾曬。“公共晾衣架是不銹鋼的,既安全,又美觀!”張桂蘭告訴記者,大通三小家屬區巷屬于背街小巷,整治以前環境“臟亂差”。不久前,政府對三小家屬區巷進行了綜合整治,環境脫胎換骨,面硬化、墻面美化、環境綠化、路燈亮化,下水管道重新疏通了,也疏通了居民的情緒,群眾心里更敞亮。
“創城靠民,更要惠民”。大通區文明城市創建突出民生思維,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群眾最關心的背街小巷綜合整治、無物業小區管理入手,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獲得感。今年以來,大通區加大對無物業小區和背街小巷的整治力度,投入50余萬資金,對大通街道三小家屬巷、殘聯巷家屬區、電瓶廠家屬區巷、勞動巷家屬區、郵電局巷家屬區等25條背街小巷和部分無物業小區進行集中整治,突出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及時清理雨污水管道,確保管道通暢、無污水外溢。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安排專人定期進行路面清掃,統一對墻體進行粉刷,做到墻體整潔、色調一致;進行道路硬化,做到路面平整、無坑洼,對道路兩側進行綠化,美化出行環境,更換、安裝道路照明設施,確保裝燈率和亮燈率。據介紹,此次共安裝路燈18個,晾衣架40個,清理雜物、清運垃圾48車,硬化路面約1150平方米,平整道路680平方米,墻面覆蓋小廣告面積3000多平方米,疏通下水道270米,覆蓋露天下水道450米,配備窨井蓋及水表蓋50個,為居民創造了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大力開展道路提升行動,區城管、公安、應急、交警、衛健、消防等部門聯合行動,集中力量拆除田大南路原加壓泵站和占道房屋,并對道路兩側拆墻補綠,興建游園,美化環境。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