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共產黨員,又是水利人,抗洪搶險是俺的分內事,這點病算不得什么。關鍵時刻,俺得頂上去!”7月25日,帶病在壽縣正南淮堤迎河段處理管涌險情的程東祥話語平靜卻充滿力量。
程東祥是壽縣迎河鎮水利站長,50多歲,是一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今年7月中旬開始,淮河流域暴雨頻仍,壽縣淮河、淠河和各內河堤防全線告急,全縣迅速從防汛救災三級響應上升到一級響應。程東祥由于頸椎壓迫造成腦梗,當時正在縣醫院住院治療,知道鎮里防汛任務艱巨,不顧醫生再三勸阻,于7月16日回到大堤上,和鎮村干群一道守護大堤,保護家園。
四面作戰:“自己身體算不了什么!”
壽縣迎河鎮承擔著正南淮堤、肖嚴湖、三岔水庫和楊西干渠等4處內外河堤壩防汛任務。作為30多年工齡的老水利人,程東祥參加過1991、2003、2008年幾次大洪水的抗洪搶險工作,技術全面,經驗豐富,因此成為迎河鎮4處重要堤防防汛抗洪技術指導總負責人。由于上游和當地普降暴雨,加劇了堤防險情,往往這一處還沒有處理結束,另一處防段的告急電話就打了過來,請求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幫助制定處理方案。程東祥成為連軸轉的“機械”,根本沒有休息時間,有時只能利用坐車間隙瞇一會兒。但他從來沒有抱怨,他知道自己是給大堤查病看病的醫生,似乎忘了自己也是個病人。用他的話說,這時候,任何懈怠都有可能造成堤毀人亡的嚴重后果,自己的身體,算不了什么。
兩次眩暈:“還是守好大堤緊要!”
7月18日,就在程東祥回到戰斗崗位的第二天,他在正南淮堤巡堤時發現了一處管涌險情。由于事發地段距離堤身較遠,且草深林密,很難被人發現。正南淮堤保護著淮南能源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的安全,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憑借多年防汛經驗,程東祥及時提出“砂石倒濾”的技術方案,組織民工第一時間進行了排險處置,確保了大堤安全。這期間,程東祥發生眩暈癥狀,他沒有吱聲,堅持著指導民工除險。大家知道后,要他去醫院治療一下,他覺得這時候大堤離不開人,就沒有同意。
7月20日,內河肖嚴湖薄臺段出現200米散浸。此時,大堤已高水位浸泡多日,極易垮塌。程東祥提出技術方案后,迎河鎮廣大干群冒雨搶險,某部官兵也連夜火速馳援。經過一夜奮戰,終于排除了險情。這一夜,程東祥再次出現眩暈癥狀,但他堅持不下戰場,直到險情結束,匆匆到醫院拍片檢查,顧不得片子出來,又緊忙回到戰斗崗位。
當好參謀:“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
7月20日,肖嚴湖水位達到23.90米,超歷史最高洪水位,且在最高水位持續運行46小時,創歷史記錄。同時,正南淮堤、三岔水庫、楊西干渠都出現歷史罕有高水位,作為4個堤防指揮部的主要參謀,每一次險情的處理都離不開程東祥。因病情特殊,本不適合在高度緊張勞累的情況下工作的他卻說,共產黨員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矢志不渝:“保護家園是俺分內的事!”
7月25日,久違的太陽難得露面。驕陽似火,大水面的蒸發使大堤迅速變成蒸籠。淮河水位依然居高不下,肖嚴湖、楊西干渠、三岔水庫洪澇由于外水頂托無法外排,且大別山區泄洪持續,堤段水位仍在上漲。各處堤段長時間被水浸泡,滲水、管涌、塌方險情接連不斷。稍有懈怠麻痹,就可能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程東祥堅持每天巡堤查險一絲不茍,他沒有什么豪言壯語,總是說:“俺的家就在這里,保護家園是俺分內的事。”(通訊員 趙陽 王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