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張李鄉的防汛大堤上,一側是奔流的洪水,一側是翠綠的稻田和村民的房屋,堤壩上險段護著防浪雨布,堤壩上堆放著防汛用的砂石袋、壩樁等防汛物資,大堤守護者們正頂著烈日,來回巡堤、查險。
連日晴熱天氣,壽縣境內部分內外河水位開始緩落,但為了保衛家園的安寧,壽縣廣大干部群眾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克服炎熱和蚊蟲叮咬,緊緊堅守在防汛第一線。
地處淠河灣的張李鄉境內的時淠圩堤和張馬淠堤共27.56公里,汛情發生后,張李鄉迅速行動,組織干群2500余名上堤防汛,在人民子弟兵的幫助下先后處理了時淠圩堤時寺防段勝利閘破裂、時淠圩堤高臺段堤壩塌方滑坡等多處險情,保障了堤壩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由于張李鄉大部分堤壩基礎為沙土,雖然目前水位在下降,但是經過長時間高水位浸泡,更易發生險情,為了保護今夏防汛成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張李鄉的廣大干群防汛抗洪毫不松懈,高溫下,仍然堅守在圩堤上。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堤壩上的溫度已經高達37℃以上,時寺村黨總支委員時光龍帶領村民認真地檢查堤壩背水面有沒有滲水、管涌,還仔細檢查了之前堤壩塌方的地方,用木棍搗試砂石袋有沒有松動。一輪巡堤還沒有結束,巡堤的群眾都已經渾身濕透。烈日下,沒有一名防汛人員說苦怕累,他們團結一心堅守在大堤上,做好巡堤工作。
中午時分,正午的陽光照射在張馬淠堤上,防汛工棚內溫度達40℃,工棚內濕熱悶人,大堤守護者們仍然堅守在堤壩上,時刻做好險情應對準備。(通訊員 余 濤 記者 柏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