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芮成好,是孔店鄉胡拐村的一名村民,因十幾年前遭遇車禍,后又生病,讓家庭一貧如洗,那時候過一天是一天,根本就不敢想將來。誰也想不到,十幾年后的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不僅能吃飽,而且還過上了幸福生活。”今年40歲的芮成好說起現在的好日子,滿心的感激之情。
2007年,打工回家的芮成好在路上遭遇車禍,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雖然人被搶救過來,但是卻需要長期臥床休養,而肇事車主因為沒錢,只付了芮成好的醫療費,就再也無力承擔其它。芮成好也是個老實人,沒有追究下去,靠著家里的2畝地和父母的幫助,芮成好和妻子扛過了一年。經過1年多的休養,芮成好的身體恢復得差不多,剛開始打些小零工,結果在2011年,他又得了腸梗阻,接連兩次打擊,又花光了家里的積蓄,讓芮成好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芮成好的妻子一邊照顧丈夫,一邊冒著烈日在村邊的鐵軌沿線打零工,用辛苦賺來的錢勉強撐起這個家。2013年時,這個家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176元。2014年,芮成好一家申請低保,成了村里的貧困戶。
“貧困戶這個名字不好聽,但那時候真是沒辦法,看著老婆冒著烈日去干活,家里還有兩個孩子要吃飯,如果不申請低保的話,飯都吃不上了。”芮成好的話語間表達了對愛人的愧疚之情,同時也激勵他要好好養病,積極生活的決心。
2015年芮成好身體養好了,他開始在附近打工,因為本身是做室內裝修的,憑借技術和口碑,芮成好接的單慢慢多起來。通過努力,2017年,芮成好一家人均年收入達到9800元,終于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2017年,市農業農村局扶貧工作隊進駐孔店鄉胡拐村,對于曾經的貧困戶,更是一對一地走訪,雖然脫貧了,但還在繼續跟蹤并給予扶持。大通區民政局為他們辦理社保兜底、用電補助;大通區人社局為芮成好夫妻倆代繳養老金;大通區扶貧辦提供漁光互補項目支持,市農委提供種植、農業生產物資等;大通區衛健委則為芮成好一家辦理新農合,開展健康體檢等。大通區教體局為芮成好的兩個子女減免學雜費及書本費;芮成好的愛人在村里的公益崗位工作……這一系列的扶貧政策,讓芮成好真切感受到黨和國家給予的關懷。后顧之憂已解決,芮成好干勁更足了,2018年,芮成好一家的人均年收入已達13000元。
今年年初因為遭遇疫情,芮成好沒有出門干活,但是他卻成為村里的另一主力軍。“從年初三開始,我就聽說疫情防控嚴峻,因為我們村四通八達,是來往的交通要道,所以卡口的執勤更要嚴格,我是一名預備黨員,國家給了我這么多照顧,也是我該回報的時候。”芮成好說。村里設卡多久,芮成好就守了多久的卡口,每天一早騎著三輪車到卡口,哪里需要哪里守,卡口撤了,芮成好也成了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如今,芮成好又開始每天接活干活,一個月有大半個月都在外干活,剛剛花2萬多元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這讓他干活更加有動力。“我覺得現在我就很幸福,努力干活掙錢,愛人在家把孩子帶好,一家四口平平安安,這就是我的心愿。”芮成好踏上他的面包車,奔向幸福的前方。(記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