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大雨如注。
大通區南城菜市場,來自大通區委政法機關多家單位的工作人員聚在一起,向過往居民宣傳著“雙提升”工作。
79歲的市民王傳秀索取了一大袋子簡單易懂的圖文宣傳資料和印有宣傳內容的購物袋、扇子、獎品,她說:“我家有5個兒子,兩個女兒,8個孫子,4個孫女,我要把宣傳品都分發給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安全感從哪里來!”
“我覺得在治安方面是有所提升,以前在小區內有電瓶車被盜現象,我的電瓶車就被盜了兩次,現在小區里聽不到偷東西的事情了。每天看到巡邏車在我們小區來來回回巡邏,我們感覺很安心。”家住居仁村二區的董社友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大通區為抓好平安宣傳,不斷創新宣傳手段,進一步提高群眾對平安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大通區委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先后6次在全區聯合開展“雙提升”宣傳活動250余次,參與人員7790余人次,出動宣傳車663臺次,印發宣傳資料17.3萬份,印發宣傳資料、各類宣傳品47種,政法干警、網格員走訪群眾2000余次,廣播宣傳約5000余次,LED屏宣傳4300余次,解決群眾反映問題294件,為推進平安建設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我的小孫子想要一個書包,我用我的積分給小孫子兌換了一個,我非常滿意,孩子很高興。”72歲的巡邏隊員陸秀庭告訴記者。7月17日,在大通區孔店鄉新街村,一支由村民自發組織的“群防群治志愿者巡邏隊”正在村中冒雨巡邏。“為了鼓勵村民踴躍參與,派出所和村支兩委專門組織熱心志愿服務的老黨員、老教師、五保老人、老村干部參加巡邏隊,設置了獎勵機制,參與巡邏可以積分,達到一定積分數額可以兌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百姓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村里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治安環境,也給鄉村治安防控工作帶來了明顯的提升。”孔店鄉派出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大通區委政法委轉變理念、創新方法,完善政法宣傳輿論工作機制,努力使正面宣傳更積極、政策解讀更深入、輿論引導更有效,為建設“平安大通”“法治大通”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該區提升政治站位“高度”,增強平安建設宣傳凝聚力,牢牢把握平安建設宣傳工作主動權和話語權;拓寬宣傳矩陣“廣度”,提高平安建設宣傳引導傳播力,主動開展線上宣傳、大力開展線下宣傳;加強內容挖掘“深度”,增強政法干警典型事例感染力,講好政法干警奉獻、拼搏、犧牲的感人故事,推出有溫度、有淚點、有人情味的“暖新聞”;提高走訪宣傳“溫度”,激發群眾參與平安建設向心力,統籌疫情防控與平安建設工作,對全區各村(社區)明確“雙提升”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包保領導,包保干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同步抓好所包保的村(社區)平安建設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
大通區委政法委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該區將繼續創新平安創建宣傳手段,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平安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率,為大通區推進平安建設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讓惠民答卷更有“厚度”。(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