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今年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9月1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采訪了我市一位抗戰老兵鄭明生,在這個屬于勝利者的秋日里,回憶起那段烽火歲月。
在市第一人民醫院,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見到了住院的鄭明生老人。鄭明生老人今年已經93歲高齡,患有多種疾病,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家人細心照顧下,老人的精神狀態比較好。鄭輝是老人的兒子,一有時間就到醫院看望照顧老人。在鄭輝的幫助下,老人向記者講述了當年參加抗日的點滴。
“我是在1943年參加了抗日游擊戰,那時候才十六七歲。”1927年出生的鄭明生老家住在鳳臺縣顧橋鎮農村,1943年5月加入了新四軍,同日寇作戰,而他那時如果放到現在正是在學校讀書學習的美好年紀。然有國才有家,個人命運同國家緊密相連。面對國家被侵略,中華兒女扛起保家衛國的責任,不怕犧牲,同侵略者英勇作戰。
戰爭很殘酷,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次上戰場,鄭明生就目睹了很多戰友壯烈犧牲。在戰爭中,鄭明生跟隨部隊,打了大大小小很多次仗,從一名新兵很快成長為一名戰斗經驗豐富的老兵。在戰爭中,吃野菜、吃生米、吃炒面、喝溝水等是常有的事。他常常幫助新兵,有吃的就分給其他戰友一起吃。戰斗中,他與戰友并肩作戰,帶頭沖在前面。1945年上半年,鄭明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還擔任過政治協理員、支部書記等。
在戰爭中,鄭明生可謂是九死一生,受過很多傷,右手大拇指曾被削掉一塊,腰部也負過傷。經過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也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取得的第一次全面勝利。當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消息傳來后,鄭明生和戰友們都萬分激動,熱淚盈眶。
后來,鄭明生又先后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擔任過副營級干部,多次榮立三等功。1963年,鄭明生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淮南,軍齡19年10個月。回到地方后,鄭明生由一名“革命者”變成“建設者”,積極投身到當地生產建設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如今,他依然保持著在部隊的優良傳統,他也常常教育子女要遵紀守法、不怕吃苦、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做國家的有用之人。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們國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強大了,我們從內心感到驕傲和自豪。”鄭明生老人說,我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建設更強大的中國。
曾經風華正茂的少年如今已是滿頭銀發的老人,但他們對苦難與犧牲的記憶卻從未忘卻。回望歷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今天我們共同緬懷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珍愛和平。讓我們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匯聚磅礴偉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記者 張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