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同學,你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嗎?”
“這是古詩中的一句話,是告訴我們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要想到農民伯伯耕種的辛苦,要勤儉節約,不浪費一粒糧食。”
日前,記者在謝家集區采訪時看到,謝三村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正在蔡新路上向來往的行人散發著傳單,向路過的小朋友講解節約糧食的名言警句。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謝家集區通過在轄區醒目位置設置節糧愛糧宣傳牌,利用電子屏播放宣傳標語、宣傳短片,組織志愿者走上街頭發放宣傳單頁等形式,廣泛宣傳節糧愛糧的理念,迅速在轄區內掀起了一股厲行節約、節糧愛糧的文明之風。
“我們首先從機關單位入手,加大宣傳力度,改變就餐模式,率先開展‘光盤行動’。”采訪中,謝家集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我們將就餐打飯的模式由工作人員統一打飯改為就餐人員自助打飯,就餐人員自己掌握自己的食量,吃多少打多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我們印制了積分卡發放給大家,每次就餐后由工作人員對餐具進行檢查,符合‘光盤’條件的則蓋章積分,積滿十分后可以兌換紙巾或水果,以此項活動鼓勵大家積極踐行‘光盤’理念,帶動了身邊更多的人節糧愛糧。”
據了解,為了減少市民在外就餐過程中的浪費行為,謝家集區還加強對餐飲單位宣傳和管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印制了節糧愛糧宣傳海報和桌卡,分發至轄區內各餐飲單位,要求餐飲單位擺放在醒目位置以提醒消費者,同時要求餐飲行業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在客人點餐過程中幫助客人預估菜量,引導客人理性消費。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一直以來是浪費糧食的重災區。為了從源頭上破除浪費糧食的陋習,我們謝家集區廣泛開展了移風易俗工作,將節糧愛糧活動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引導市民群眾自覺抵制講排場、比闊氣、搞攀比的陋習,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們還利用開學季的關鍵時間節點,將‘節糧愛糧’作為開學的第一課內容,幫助中小學生從小樹立節約糧食的理念,培養厲行節約的良好習慣。”謝家集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節糧愛糧貴在堅持,我們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氛圍,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光盤行動’當中。”(記者 蘇 強 通訊員 阮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