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淮南市委書記沈強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強調,要深入調研、集思廣益,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安徽發展的目標、思路、舉措。請問淮南市將如何貫徹落實總書記的要求?
沈強:淮南市將著眼長遠、把握大勢,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科學謀劃編制我市“十四五”規劃,奮力在加快建設美好淮南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淮南市將貫徹新理念,提高“十四五”規劃的統領性。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全過程、各方面。堅持以創新發展激發增長動力,積極參與省“四個一”創新主平臺、“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建設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大力支持煤炭開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等平臺建設。堅持以協調發展治理區域失衡,統籌推進老城區改造提升和高新區(山南新區)開發建設。堅持以綠色發展和諧人與自然,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堅持以開放發展集聚活力動能,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堅持以共享發展促進公平正義,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回顧“十三五”,淮南市GDP從2015年的770.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296.2億元,煤電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從71.1%下降至68.1%,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8106元、11433元增長至35825.6元、14250.4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淮南市將確定新目標,提高“十四五”規劃的前瞻性。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提出的“兩個堅持”“兩個更大”目標要求,努力實現到“十四五”末我市綜合實力有新的更大躍升,GDP增速接近或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煤電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下降到50%左右,實現非煤經濟與煤電經濟平分秋色。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安徽要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請問淮南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有哪些舉措?
沈強:我們將堅持辯證、客觀、長遠地認識新發展形勢,進一步挖掘內需潛力、提升開放水平,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淮南市將適應新格局,提高“十四五”規劃的戰略性。一方面,全力擴大內需。用好中央投資項目、地方專項債項目等政策,突出抓好“兩新一重”項目謀劃建設,加快推進5G網絡等一批新基建項目,切實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后勁,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統籌內外聯動。實施外貿主體培育壯大工程,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等外貿平臺發展,以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壽蜀產業園為橋頭堡加強與合肥等高對接、深度合作,努力在“把安徽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上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從淮南看,“十四五”時期是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助推經濟提質趕超的關鍵時期。我們將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千億規模的煤電化氣全產業鏈以及大數據、特鋼、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煤系固廢物等5個百億產業集群建設。
淮南市將拓展新思路,提高“十四五”規劃的科學性。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加快推進戰新產業,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倍增計劃。大力發展數字產業,依托省級大數據集聚發展基地,著力推進安徽大數據交易中心試運行,積極創建長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以數字經濟的強勢起跳助推高質量轉型發展。
記者:目標思路一經明確,關鍵是要抓好落實。請問淮南市如何貫徹落實總書記的要求,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能?
沈強: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堅決破除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設美好淮南。
淮南市將完善新舉措,提高“十四五”規劃的針對性。堅持以改革激發動力,突出抓好農業農村、國資國企、財稅金融、公共衛生等重點領域改革。堅持以招商賦能發展,實施產業鏈招商、開展組團招商、加強駐點招商、突出園區招商。堅持以金融強化支撐,加快市級、縣區級融資平臺建設。堅持以環境贏得主動,圍繞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把優質高效服務打造成靚麗城市名片。
淮南市將謀劃新項目,提高“十四五”規劃的操作性。聚焦基礎設施,謀劃實施總投資300億元的江淮航運樞紐淮南港臨港經濟區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聚焦產業發展,謀劃實施總投資140億元的煤制天然氣等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生態建設,謀劃實施總投資50億元的淮河干流(淮南段)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等一批生態修復項目,加快構建綠色生態屏障。聚焦公共服務,扎實推動總投資10億元的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項目建設,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安徽日報記者 孫玉寶)(轉載自10月26日《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