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收官之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到了“治本”的關鍵階段,我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情況如何?近日,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委政法委了解到了具體情況。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2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24個,惡勢力犯罪團伙116個,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8.21億元;提起公訴涉黑涉惡案件121件,一審判決92件,二審判決54件。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及充當“關系網”“保護傘”人員189人,問責165人。
2020年上半年,根據全國掃黑辦民調顯示,群眾認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成效方面的5項指標,我市3項全省第3,2項全省第4;根據省民調顯示,我市群眾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滿意率為98.83%,位居全省第5位,同比提高10.57個百分點,上升2個位次,專項斗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政治生態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高壓攻堅 推進專項斗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持把專項斗爭擺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來謀劃推進,市委4個掃黑除惡指導組,按照每月至少1次的頻率,先后80余次深入縣區開展督導,實現了對各縣區和相關成員單位督查全覆蓋。市委督查考核辦牽頭,市政府辦、市掃黑辦參加,先后3輪對各縣區和部分市直單位進行督查,通報了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開展“網上”“網下”全方位、常態化宣傳,營造強大輿論氛圍,設置大型廣告展板2000余處,印發《致群眾的一封信》《應知應會手冊》、宣傳年歷、宣傳折頁等210余萬份。通過掃黑除惡專欄網頁、“淮南發布”“淮南政法”等新媒體矩陣及時發布最新工作動態及戰果文章400余篇;通過集中宣講、入戶走訪、村居廣播等形式加大農村地區宣傳力度;在全市組織開展網上應知應會知識測試,30余萬人次參與答題,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分眾化、立體化的宣傳聲勢,營造濃厚氛圍。
深挖徹查 保持高壓態勢
始終將涉黑涉惡線索核查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全面摸清全市線索底數、排名通報核查情況,組建市級研判評查組先后5輪對87條群眾反映強烈、反復舉報的線索開展研判評查,提出評查意見35條,推動線索查深查透查到位,有10條線索重新核查后成案。目前,全市收到的3582條線索已查結3422條,查結率95.5%,核查成效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政法機關嚴格落實涉黑涉惡案件公檢法“三長”領辦、專班辦理、審(檢)委會把關、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會商等制度,涉黑涉惡案件做到快偵、快捕、快訴、快判、快執一體推進。目前我市13起涉黑案件已宣判,主犯獲刑都在16年以上,有效震懾了黑惡勢力,保證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把打“傘”破“網”作為主攻方向。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高位推動、重拳出擊,查處了一批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涉黑涉惡案件背后的腐敗和“保護傘”“關系網”。同時,對已偵破涉黑涉惡案件打“傘”破“網”情況開展“回頭看”,確保“保護傘”和“關系網”斷藤去根、清倉見底。
源頭治理 鏟除滋生土壤
積極通過向社會有獎征求、剖析黑惡案件、梳理各類熱線等方式全面開展突出問題查找工作,先后張貼公告17500份、剖析黑惡案件161件、梳理熱線記錄20萬余條,共查擺出反映淮南實際的行業領域突出問題30個,精準鎖定整治標靶。
深入開展“9+1”“10+N”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針對前期摸排的30個問題和省有關要求,制定針對性強的專項整治方案,相關成員單位先后開展各類專項行動83次,受理行政處罰案件7542件,罰沒2579萬元,成效顯著。同時,針對整治中發現的普遍性、源頭性問題,健全完善各類管理制度機制24個,營造健康有序的行業環境。
組織部門緊盯軟弱渙散,靶向治療精準發力,先后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88個,排查清理不符合條件村干部33人。
當前,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三次推進會精神,堅決打贏打好“收官戰”,取得淮南戰場的決戰決勝,市委市政府召開掃黑除惡第三次推進會,研究部署圍繞“六清”目標、開展“七大攻堅戰”,制定了“1+7”工作方案,推動黑財執行到位、亂象整治到位、宣傳引導到位,提升我市專項斗爭整體水平,確保取得專項斗爭的全勝完勝。(記者 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