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四家農商銀行建立合作聯動機制抱團發展
本土銀行“一石三鳥”的突圍之策
經濟是金融的肌體,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支農支小、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為市場定位的農商銀行,主動作為,強化擔當,積極尋求突圍之策,力求在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更好地在“六穩”“六保”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本土銀行的集體智慧和力量。
本月初,淮南市轄區通商、鳳臺、淮河、壽縣四家農商銀行簽訂了合作聯動機制框架協議。此舉標志著淮南市轄區四家農商銀行開啟了抱團發展、整體聯動、強力助推五大發展美好淮南建設的新的里程碑。
合作聯動機制的建立,重點是針對貨幣信貸政策、監管政策和淮南市委市政府各項戰略部署,研究落地方案,共同商討落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定期會商淮南地區經濟金融發展趨勢和四家農商銀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確保各項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落地生效。
這一嶄新模式找準了本土銀行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的著力點、發力點。發起單位淮南通商銀行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通商銀行一直在想方設法破解身單力薄的農商銀行小法人機構在新形勢下的發展路徑,遂發起全市四家農商銀行建立合作聯動機制捆綁抱團發展的倡議,結果大家積極響應,一拍即合。”
合作聯動機制順應了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農商銀行具有決策鏈短、速度快、情況熟、鄉情深等獨特優勢,今后以銀團貸款方式抱團支持地方重大項目建設,就能有效解決單戶貸款比例受限的問題,為政府擔當,為重大項目擔當,加入高質量發展的大軍。
合作聯動機制順應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需要。四家銀行采取共管客戶統一授信、統一定價等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多頭貸款、超額授信等問題,共同維護淮南地區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主動擔負起化解風險的主責主業,為地方黨委政府解憂。
合作聯動機制順應了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采取集中人才方式,加大市場調研,捕捉客戶需求變化信息,在存款產品創新、貸款產品創新、理財產品創新、中間業務創新以及人才培訓、科技開發等方面全方位開展合作,集四家行專業人才智慧,加快產品和服務方式迭代升級,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
這一創新機制達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為確保合作聯動機制運行順暢高效,四家農商銀行還聯合成立了聯動機制辦公室和產品開發、風險防控和處置、監管檢查、重點工作協調等專門委員會,具體推動各家農商銀行在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科技建設、產品開發、風險防控等方面深化合作,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聯手開發整村授信信息采集和遠程傳輸系統,聯手開發電子社保卡系統接口,聯手處置貸款風險,聯手打造政銀企聯誼會……
小日子自己過,大事情一起上。合作聯動機制建立后,凝聚四家農商銀行整體合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舉措一一推進,農商銀行與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同頻共振。(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