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我市以保障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為重點,著力夯基礎、補短板、強監管,多措并舉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已全面解決。”在日前召開的市水利局扶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0年底,我市累計完成各類投資71540萬元,共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95處,農村集中供水人口224.58萬人,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6%、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6%,全面完成了全國‘十三五’規劃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5%的目標,為全市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的水利基礎。”
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破解農飲工程小而散的難題,我市堅持規劃先行, 深入各縣區、水廠實地調研,摸清存在問題,深入分析研究,組織各縣區編制完成了《農村居民供水安全保障規劃》和《“十四五”農村供水保障規劃》。以縣區為單位,統籌考慮行政區劃、水源條件等,劃定供水分區,謀劃新建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供水企業,逐步整合兼并現有小型供水企業,積極爭取省級以上財政投入,分階段逐步城鄉供水一體化邁進,從而破解了現有供水工程小而散所造成的運行管護難題。為破解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我市多方籌資,加大對省級以上投資爭取力度,2016年以來共爭取省級以上投資1.42億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持續加大市級財政補助資金投入。我市還積極研究金融政策,指導各縣區充分利用政策,通過銀行融資貸款、申報地方債等加大籌資力度,2020年通過專項債、自籌資金等籌資5.35億元,用于農村自來水“全覆蓋”建設。為破解長效運行機制的難題,我市建章立制,市政府分別制定出臺了《淮南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淮南市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實施方案》,落實了縣區政府的主體責任、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三個責任”,同步在縣區政府網站公示了責任人名單及聯系電話;分級設立農村飲水監督電話和電子郵箱等,及時處置來信來電反映情況。為破解運行管理工作的難題。我市強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淮南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爭取落實市縣區農村維修養護經費,2012年至今,市縣區落實農村維修養護資金近9000萬元,解決了“無人管、無錢修”的管護難題。同時,我市相繼成立了市水利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站,籌建了市級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監督(抽檢)中心,并落實了人員,不斷強化了對現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下撥市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資金2175萬元,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維修養護資金,2019年以來累計爭取中央財政維修養護資金1750萬元,確保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堅持問題導向,市水利局黨組專題研究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管理工作,利用非標債資金1000萬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級標準化水質檢測中心,切實加強水質監管,確保農村群眾飲用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經過五年努力,我市水利扶貧碩果累累,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鳳臺縣尚塘水廠獲評全國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1人入選全國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市水利局負責人說:“2020年3月,我們制定了《淮南市水利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專項行動》,將開展貧困戶再排查、推進氟超標改水和鞏固提升項目建設、抓好水質管理、強化水費收繳、編制供水保障規劃等五項重點工作的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全市農村供水水質專項督查,形成暗訪監督長效機制。組織縣區完成109處農村供水消毒設備排查工作,進一步提升水質安全保障,讓更多的群眾喝上放心水、幸福水。”(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