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記者來到大通工業新區唐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工地,看到的是火熱的建設場景!拔覀儚恼鲁蹙耪介_工,項目建設正在提速!表椖控撠熑烁嬖V記者,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約350畝,總投資約5.5億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均產值達5億元以上,年均稅收1億元以上。
春節過后,企業開工忙。記者行走在大通工業新區,處處感受著發展的脈動。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目前,中智機械制造、宏盛環保等一批重點項目已建成投產,昊通電力裝備、高檔建筑玻璃生產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加速建設,這些項目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令人期待。
發展是第一要務。放眼“十四五”,大通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大力發揚為民服務、無私奉獻孺子牛,創新發展、攻堅克難拓荒牛,艱苦奮斗、吃苦耐勞老黃牛精神,不用揚鞭自奮蹄,把“十四五”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加快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大通。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大通區委、區政府將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定不移推進經濟管理現代化、工業現代化、服務業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城市建設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示范區、現代裝備制造產業轉移示范區、現代商貿物流示范區、生態康養旅游示范區,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推進經濟管理現代化,“十四五”期間每年新開工項目總投資不少于40億元,強化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推進工業現代化,對工業園區全面提標升級,啟動現代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做大做強規上工業企業,力爭在2025年之前園區規上工業企業達到80家以上,年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年實現稅收5億元以上。推進服務業現代化,規劃建設沿淮河生態物流經濟帶、環高塘湖生態旅游農業經濟帶、環上窯山舜耕山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開工建設淮河港洛河作業區等45個項目,力爭到2025年第三產業比重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以工業化帶動城鄉一體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投資21億元全面啟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開工建設24個城鄉一體化項目,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推進城市建設現代化,高標準規劃建設東部城區,啟動九龍崗特色智慧小鎮建設,加快舜耕山生態公園項目建設,城市品質全面提升,加快打造智慧城區。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有效提升城鄉居民的就業、教育、醫療、康養等各方面保障水平,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