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春節假期剛過,記者來到位于壽縣澗溝鎮的龍興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采訪時,里面正忙得熱火朝天,合作社負責人同時兼任黨支部書記的胡忠俠告訴記者,社員們正在對120余畝土地進行緊張而有序的春耕備耕,力爭在新的一年,由合作社傾力打造的田園綜合體能再上新臺階。
2021年新春伊始,壽縣澗溝鎮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將人才、基地、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好全年第一步。
黨建+人才,培育鄉村振興“后備軍”
澗溝鎮大力實施村級后備干部“雛雁工程”,以“配強隊伍、提升能力、優化結構”為目標,著力加強鄉村振興隊伍建設。利用春節有利時機,發布公開遴選村級后備干部公告,積極將畢業大學生、退伍軍人、致富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等納入組織視野。春節過后,第一時間啟動對村(街)開展年度考評,把村(街)班子和總支書記推動鄉村振興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把推薦村(街)正職人選和村級后備干部人選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在“兩委”換屆年,澗溝鎮注重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懂農業愛農村、會經營能致富的村級后備力量,要求每個村(街)配備3名以上。同時,鎮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村(街)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聯系點,安排12名優秀干部參與包村培養,主要參與謀劃和部署鄉村振興工作,及時調整3名抓鄉村振興無思路、無舉措、無成效的干部。
澗溝鎮采取多種措施,推動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全面打造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沿陣地。近年來,積極培育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322家,立足現有的資源稟賦,以鎮轄區內千畝果園和返璞歸真園為基地示范點,依托其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和銷售體系,建設具有澗溝特色的現代農業經濟,積極發展以多樣瓜果為亮點的“西甜瓜小鎮”,鼓勵農民發展水果種植業;以田園綜合體為主題,立足集鎮建成區、省級美麗鄉村張郢和黑龍中心村、澗溝村“徐廚匠”老字號農家土菜館等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在鄉村旅游上做好文章,積極探尋一條一體化的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之路;全面建成扶貧產業基地3處,專門引導150余戶脫貧戶采取就業、創業等方式,直接從事產業基地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繼續鞏固脫貧攻堅取得原有成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不竭動力。
黨建+產業,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根據各村(街)的特點,澗溝鎮積極尋找適合各村(街)自身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徑,及時調整部分村(街)產業發展思路,運用現有條件轉型發展螞蟥養殖、中藥材等新型農產品,大力支持和發展規模型種養殖基地。目前,全鎮形成了龍頭瓜蔞、顧樓中藥材、方圩蔬菜、黑龍青毛豆、蔣廟牛羊、張郢蘆筍、澗溝螞蟥、顧寨稻蝦等產業,實現一村一品、村村有特色的產業格局;積極向上爭取扶貧項目資金,投資520萬元多村聯建的扶貧養殖小區1期已竣工交付使用,11個村(街)已獲得年分紅收益平均9萬元;投資95萬元的龍頭村扶貧基地,已經順利招租,年租金12萬元;推進顧寨街道生態加工項目和顧樓村大棚蔬菜項目,建成后將使村(街)集體經濟年增加6萬元以上,至少50名貧困戶從中受益;持續推進“小微園”建設,在招商引資上尋找突破口,近年來,已招億元企業2家。
同時,澗溝鎮積極因村施策,對于條件較好的村組可帶頭率先振興、帶動引領,繼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澗溝鎮已建成2處省級美麗鄉村,“十四五”期間,將積極爭取資金,每年至少再建成1處省級美麗鄉村,持續提升廣大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一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曲正在澗溝鎮土地上全面奏響。(記者 周瑩瑩 通訊員 柴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