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為中國發展謀劃長遠的一次重要會議。特別是會議提出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準確預判了我國未來發展的清晰脈絡和廣闊前景。三個“新發展”構成我國發展的主線,為我們今后開展政研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此,我們要認真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全面把握我國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黨中央推動國家發展的方向和決心,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總書記之所以如此強調創新,源于他對世界大勢有著清醒認識。他曾說,當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滾滾向前,開放融通的潮流滾滾向前,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在他看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近半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頻繁到地方考察,在多次主持召開的重要座談會上,幾乎是時時談創新,事事講創新,處處謀創新,并反復強調了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地位。更為重要的是,在只有6000多字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全文中,“創新”在不同內容板塊中被著重提及到15次,而在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這部分中,公報提出的12項措施中就有四項都提到了“創新”,首項便與“創新”直接相關,即“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所以,堅持問題導向、提高創新思維能力是順應當今世界發展大勢的必然選擇,也是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干好本職工作的必由之路。
馬克思說:“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回顧歷史,幾乎所有高瞻遠矚的偉大人物,都是因為敏銳地感受到了時代的聲音,抓住了時代性問題,才在推動歷史進步的同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與民族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傾聽時代呼聲,與時俱進,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新情況接踵而來,新問題層出不窮。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只有深入實際發現問題,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才能創造性地把本職工作做好。當然,發現問題并不等于是解決了問題,也不是期許所有的問題在被解決時,就是完善的、完美的。因為問題解決的完善、完美有待個人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總之,有了發現才能有所認識,提出問題才可能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李政道曾說:“要開拓創新路子,最關鍵的是你會不會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能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創新的第一步。”千言萬言化作一句話,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創新思維能力。(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