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八公山區各級黨組織第一時間傳達,第一時間動員部署,全區283個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堅持以學為基、以史為鑒、以行為實,學好黨史“必修課”,匯聚發展“原動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學在深處干在實處,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服務群眾,建設美好八公山。
以學為基,深學細悟“充電”“補鈣”
黨史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黨史如號角,激發奮進之力。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一次正當其時的精神洗禮,一次堅定信仰的政治淬煉。
當黨史學習教育的號角吹響,八公山區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動員部署。
3月2日,該區四大班子和全區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會后及時安排部署。
3月6日,該區區委常委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全省、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精神,聽取《中共八公山區委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落實意見》的匯報,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3月8日,該區召開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宣讀了全區黨史學習教育總體安排方案。
3月11日,正式印發《中共八公山區委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落實意見》,成立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
以上率下,吹響“集結號”。全區各級黨組織陸續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安排部署有關工作。圍繞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各級黨組織堅持學習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進一步提高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將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簡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教材作為必學科目,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黨課等形式,組織黨員有序開展黨史學習,并依托學習強國平臺、萬村網頁、微信交流群等載體,鼓勵黨員加強自學,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
以史為鑒,汲取“智慧”激昂奮進
近期,山王鎮以建黨100周年為主題,提前謀劃黨史學習系列活動,各黨組織通過遠程站點,組織轄區群眾集中觀看紅色影片、專題紀錄片,依托新時代文明服務所、站,組織“送戲進萬村”演出,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3月下旬,八公山區審計局黨支部全體黨員赴鳳臺縣南平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家重溫了革命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安定而浴血奮戰的壯舉。“我們會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牢記黨的歷史,強化黨性鍛煉,提高政治能力,扎實努力工作,認真履職盡責。”該局全體黨員胸戴黨徽,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洗禮......
學史增信,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八公山區各部門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紛紛開展“時代之聲頌黨恩,紅色經典詠相傳”演講比賽活動,“永遠跟黨走,奮斗新征程”主題黨日活動,“上黨課學黨史”活動,“老兵永遠跟黨走”黨史學習教育等,講活歷史故事,創新教育形式,生動鮮活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線上線下宣傳,營造學習氛圍。八公山區發揮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關宣傳活動,在八公山區政府網站和“八公山發布”微信公眾號、頭條號,開辟“黨史學習教育”“百年黨史天天學”專欄,及時發布各部門黨史學習教育有關工作內容,轉載黨史內容,宣傳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營造學習氛圍。
“我們將圍繞建黨一百周年,舉辦一系列文藝活動,同時將深化基層理論宣傳,組織宣講員深入全區各地,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的宣講,講好黨的奮斗故事,講好特色紅色故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八公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行為實,為民服務“走心”“暖心”
學史力行,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隨著黨史學習教育在八公山區深入開展,該區黨員干部堅持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把學習黨史作為推動工作前進的自覺遵循,切實增強為民服務宗旨意識。
3月27日下午,由八公山金韻文化藝術團承擔的“送戲進萬村”活動首場演出在八公山鎮文化站傾情上演。臺上演員演得好、唱得好,臺下群眾聽得醉、聽得樂。“演出很接地氣,這么好的戲直接送到家門口,我們看得又開心又感動。”村民們高興地說。為了滿足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八公山區將文化惠民工程“送戲進萬村”活動作為民生工程列入政府預算,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機制,今年將開展送戲進村33場次,實現所有21個行政村全覆蓋。
為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3月25日,八公山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全體集合,分4個行動小組,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行動。本次“涉民生”案件執行專項行動,依法執結案件13件,成功查封2處不動產共875平方米,實際到位金額26.4萬元。
近期,畢家崗街道上游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小區自治”新模式,利用紅色微陣地,推行“紅色議事”制度,拿出“硬招實招”解決小區樓棟雜物堆積、電動車亂擺放等“自治”瓶頸問題,形成黨建引領基層共治共建共享往縱深發展的新格局,讓居民有更多的歸屬感、獲得感。
“我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共收集到21條事項清單。”該區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這些事項包括老舊小區破損道路修復、雨污分流改造、照明設施增設、綠化補植,敬老院進行提升改造,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戶廁改造等民生內容。目前,相關工作已陸續開展,將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施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