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實施“八大提升行動”,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用“繡花功夫”雕琢文明之美
最近,家住大通街道遠望社區的王大爺發現家門口新建了遠望廣場游園,于是閑暇時,便選擇到游園散散步、健健身,愉悅身心。
大通區屬于老城區,休閑健身場所缺乏。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該區實施“綠地行動”,相繼建設了環鐵路、園藝路、窯神廟二期、遠望廣場等街頭游園,成為居民休閑好去處。“街頭游園小而精,既為群眾提供了休閑場所,也提升了城市品位。”大通區文明辦負責同志說。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選好抓手,持之以恒推進。”大通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當前,新一輪創城工作已經展開,該區認真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決定實施創城“八大提升行動”, 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文明程度,確保創城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據悉,大通區創城“八大提升行動”包括城市功能、市容環境、交通秩序、市場環境、公共服務、和諧社區、農村環境、文明風尚八個方面,既注重提升城市硬設施,也注重提升城市軟環境。實施城市功能提升行動,加快東部城區市政路網、中興路建設,推進206國道改擴建項目;全面完成40條背街小巷任務,實施鐵路家屬區等三個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城市污水治理,啟動城鎮污水處理三年提質增效行動;加強園林綠化管養,實施交通干線、高速出入口、廣場游園、主次干道交叉口、重要節點五大類綠地綠蔭提升工程。
市容環境、交通秩序和市場環境關乎城市形象。大通區實施市容環境提升行動,推進城區精細化保潔,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做好垃圾分類試點;持續整治占道經營,大力整治“牛皮癬”,推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全面規范養犬行為。實施交通秩序提升行動,開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推進文明交通行動。實施市場環境提升行動,推動南城、金豐易居、九龍、上窯古鎮、洛澗等菜市場改造升級;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開展誠信行業、誠信單位、誠信示范街區、誠信示范店評選活動。
公共服務折射城市文明。大通區實施公共服務提升行動,推進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分類辦理,健全完善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便民服務中心;廣泛開展文明窗口、微笑服務等文明創建活動,完善殘疾及老年人的特殊服務;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確保區“兩館一場”達到規定標準,統籌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大通區實施和諧社區提升行動,注重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構建包括便民市場、運動場地、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服務機構在內的15分鐘生活圈;加強晨晚練點建設,在大通街道建設晨晚練體育活動點5個以上;強化小區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深化“消防安全示范社區”創建;建立物業服務企業“紅黑榜”,提高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鄉村是文明創建的重要陣地。大通區實施農村環境提升行動,今年計劃完成2個市、省級美麗中心村建設任務,完成農村50個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任務;建立健全縣區、鄉鎮、村三級監管體系,實現農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縣)處理”;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建立完善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紅白喜事會、道德評議會和禁毒禁賭會等“一約四會”組織;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城市文明的本質是人的文明。大通區實施文明風尚提升行動,深化價值引領,加強道德建設,深化文明家庭創建,推進志愿服務,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時代新風,開展文明旅游行動、文明餐桌和“文明有禮”主題教育活動,開展黨員引領文明實踐活動,讓每一個都成為城市的文明光源。
為確保“八大提升行動”順利實施,大通區強化督查問責,落實考核獎懲,堅持每月對各社區、村創建工作進行科學考評,將創建工作與文明單位先進評選、年度目標考評掛鉤,實行“一票否優”,激活文明創建動力。(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