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平,原名方運怡,1906年7月出生于壽縣瓦埠鎮。幼年在瓦埠小學讀書,后到吳山博愛學校求學。1926年,投學于武漢軍事學校習騎兵,大革命失敗后回鄉從事農民運動。1930年,經薛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縣委的交通工作。1931年3月,參加并領導瓦埠暴動,暴動群眾骨干編為皖北紅軍游擊大隊,方和平任大隊長。瓦埠暴動失敗后,方和平被中心縣委派往阜陽擔任中心縣委的聯絡工作。1932年,方和平先后擔任中心縣委委員,中心縣委巡視員、阜陽交通站站長等職。
在瓦埠街提起“牛犢子”,大家都知道就是方和平。方和平家有田產幾十畝,鎮上有十幾間房屋,并有兩條大船,生活比較富裕。方和平從小聰慧,長得人高馬大,身材魁梧,力氣特別大。聽說他一個晚上能走到百十公里以外的六安州。為人處事,極富正義感,性格倔強,膽識過人,作戰勇猛,人稱“牛犢子”,意為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做敢為。
瓦埠暴動中,他擔任臨時成立的“皖北紅軍游擊大隊”大隊長,率領三個中隊分頭行動,沖在最前線。在逮捕的地主豪紳當中,有的是他的同宗同族,有的是親朋舊友,但是,方和平立場堅定,不循私情。其中有一個被游擊隊逮捕的地主是方和平的伯父,想通過他通融通融,但遭到了他的拒絕。他用煙鍋袋子敲著他伯父的頭說:“我看你的腦袋瓜子熟了”。伯父以為他要用槍彈打頭,嚇得不敢吭聲。周圍的地主豪紳聞此,膽顫心驚,紛紛交出家里的藏槍。
瓦埠暴動失敗后,1932年,方和平被皖北中心縣委派往阜陽擔任聯絡工作。在此期間,他變賣田產籌備黨的活動經費,方家原有兩條大船,也用作水上交通聯絡工作。1934年秋天后,革命轉入低潮,白色恐怖嚴重。方和平沒有悲觀失望,而是到淮南田家庵開“斗行”經營糧食生意作掩護,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方和平立即停辦糧行,到淮南路東尋找黨組織,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春,和仇西華、曹練白、曹輪等一起組織“醒師”話劇團,在瓦埠湖兩岸等鄉鎮演出,演唱抗日歌曲,動員群眾起來斗爭,很快組織起一支抗日武裝并編為安徽人民抗日自衛軍第一路軍。1939年秋,壽縣組建了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的“方和平游擊大隊”,下轄三個中隊。大隊長方和平,副大隊長李伯祥,政治委員石裕田。一中隊隊長張華德,二中隊隊長曹云鶴,三中隊隊長張義三。1940年4月該隊編入新四軍第八軍。(《中國共產黨安徽省壽縣組織史資料》)
1940年3月,在蔣介石的策劃下,華中國民黨軍隊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共軍事行動。李品仙部隊向青龍廠的新四軍四支隊和定遠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進攻,形勢十分緊張。國民黨壽縣緝私大隊也趁機出動,在瓦埠、李山廟一帶拉壯丁,催捐,要稅,對主張抗日人士以私通新四軍罪名敲詐勒索。一次,他們準備到炎劉廟去騷擾。這時,方和平正帶著游擊大隊在瓦埠一帶活動,得到情報后,立即決定在張店打一次伏擊戰。
張店是一個有50多戶人家的村莊,位于李山廟南四五華里處,是李山廟通向炎劉廟的必經之路。大路兩邊高過人頭的土坯圍墻,自然形成了一條寬3、4米,長約50米的巷道,人稱“張巷”。這里是丘陵地帶,崗洼起伏,村北頭有一個干涸的大水塘,周圍田埂交錯,便于埋伏。拂曉前,戰士們按照指定的地點悄無聲息地埋伏在圍墻兩邊,并派一部分戰士埋伏在村北頭的塘坎下,切斷敵人的退路。
不多時,緝私大隊進入伏擊圈后,方和平一聲槍響,高喊“打!”,頓時槍聲大作。敵人突遭伏擊,驚慌四散。逃命途中又被埋伏在塘坎下的游擊戰士截住退路,只好乖乖交械投降。這一仗頑軍死傷百余人,其余全部被俘。其后,李品仙調龍炎武兩個團對游擊大隊進行追繳,方和平、楊效椿游擊大隊在群眾的掩護下和他們周旋了幾天后撤離到淮南路東。張巷伏擊戰旗開得勝。教訓了頑軍,也牽制了李品仙進攻青龍廠新四軍的兵力。
《中共壽縣黨史人物》中詳細記錄了方和平烈士犧牲的經過:1940年方和平任新四軍2師6旅18團副參謀長。1941年6月,18團政治部主任楊效椿率4連同壽縣縣委重返淮西,開展抗日游擊戰。同年8月,應淮西軍政委員會要求,方和平和18團團長陳慶先率1營和特務連來到淮西的打石坑子。同年9月23日,方和平又奉命率兩個排在今長豐縣王集鄉的東王家崗,召集保甲長和地方士紳、群眾會議,準備第二天成立王集鄉抗日鄉政府。會上,方和平對當時抗日形勢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了日軍注定要失敗的趨勢,揭露了蔣介石破壞抗日統一戰線的罪惡。他在講話快結束的時候,以高亢的熱情號召大家:“鄉親父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都是中國人,都有責任保衛自己的家鄉,只要我們共同對敵,就一定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臺下群情激奮,掌聲經久不息。會議整整開了一個下午。當晚,日軍獲此消息,率日偽軍200余人,包圍了東王家崗。戰斗打響后,方和平身先士卒,指揮部隊打退了迂回的包圍之敵,迅速撤到村外。
正在這時,村里傳來了敵人的馬嘶聲,方和平的戰馬,原是繳獲日軍的東洋馬,這馬聽到同類嘶鳴,掙脫韁繩,馱著一些重要文件,向村里狂奔而去。“千萬不能讓戰馬和文件落入敵人手中”。方和平見狀,只身沖入敵陣,左拼右殺,奪回了戰馬,翻身躍上。就在這時,“噠噠噠……”敵人一陣機槍掃射,幾顆子彈穿過方和平的胸部,他從馬背上跌落下來。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方和平烈士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安徽省革命遺址》記載:“方和平烈士陵園位于壽縣瓦埠鎮瓦崗村東瓦崗組西北60米處。建筑占地面積10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500平方米。2002年修建,碑刻字跡不是較清楚。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