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小甸鎮是一片意義特殊的紅色土地,是許多革命先烈的故鄉,在這里,說起曹氏“一門三烈士”,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曹淵、曹少修和曹云露三人為了革命事業而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為人稱頌。近日,記者來到小甸鎮了解烈士曹云露的事跡。
記者來到曹淵故居,找到了曹淵的家門侄子曹云普,他負責曹淵故居的看管工作。曹云普引著記者一行詳細參觀了曹淵故居,他說,這里是曹氏一門三杰居住的地方,在原址的基礎上重新翻修重建,三位烈士以及堂屋、廚房等房間的擺設基本維持了原貌。“曹少修單獨住在東邊,曹淵和曹云露住在西邊。”
在曹云普的引領下,記者找到了曹云露的房間,他的房間就在曹淵房間的正對面。曹云普介紹,曹云露的房間里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28年的光陰,將生命盛滿,附身革命,渾身熱血!曹云露,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將長存!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在曹云普的回憶與故居的資料介紹中,曹云露的革命生涯在記者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來。
曹云露是小甸集曹家崗人,1910年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曹云露是曹淵的侄子,小時候便聰明好學。7歲那年,曹云露跟著張樹侯先生讀書,12歲進入小甸小學。當時,組建安徽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壽縣小甸集特別支部并任書記的曹蘊真是曹云露的老師。受曹蘊真的影響,曹云露開始接觸一些進步書籍,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1924年夏,共產黨員胡萍舟等人,受黨的派遣返回故鄉壽縣開展活動,創辦了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宗旨的“淮上中學補習社”,吸納青年,培植革命力量。曹云露進入“淮上中學補習社”學習后,秘密加入了實為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的“皖北青年社”。
1925年,曹云露進入中學讀書,因為聚會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遭到地方當局的粗暴干涉,他便憤然離校回家。列強橫行,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讓曹云露十分激憤,特別是叔叔曹淵的犧牲,對他影響很大,更加促使他立志投身革命。1927年,曹云露棄學返鄉參加革命,第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至1931年間,曹云露在上奠寺小學以教書為掩護,在群眾中間秘密地開展革命活動。他與曹廣化等人多次發動農民、學生開展抗租抗稅斗爭,舉行集會和游行示威活動。1930年,曹云露與曹鼎、曹廣化發動農民、學生數百人,揪出土豪游街示眾。
1931年3月,中共皖北(壽縣)中心縣委領導的“瓦埠暴動”,引起了國民黨反動統治者的驚恐。國民黨政府將反動分子扶上臺,成立了各種名目的反動武裝組織,開始瘋狂鎮壓革命力量。
面對嚴峻的局勢,中共壽縣中心縣委決定將壽縣游擊小組編為皖北游擊大隊,任命曹云露為參謀長。在接下來的斗爭中,游擊大隊接連打了幾十次勝仗。每次戰斗中曹云露都出生入死,身先士卒,在多次的戰斗決策上,也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干,曹云露成為了游擊隊的骨干。
皖北游擊大隊在斗爭中不斷壯大,震動了國民黨地方當局。1934年9月,壽縣共產黨領導的武裝組織被國民黨安徽省政府派出的大批軍隊進行圍剿。9月下旬,中共壽縣中心縣委領導人張如屏、曹云露等,率領皖北游擊大隊轉移到合肥境內,與中共合肥中心縣委領導的游擊隊匯合。經雙方商定,將兩支游擊武裝合編為皖西北游擊大隊,曹云露任游擊大隊參謀長。
10月中旬,皖西北游擊大隊在向舒城轉移途中,在春秋山遭敵包圍,在長時間的突圍激戰中,曹廣海等一批骨干壯烈犧牲。游擊大隊損失慘重,轉移休整。根據當時的形勢,中共皖西北中心縣委決定采取“化整為零、發動群眾、武裝掩護扒糧斗爭”的方針,將全部人員暫時分散到廬江、無為、舒城等地活動。經過一個時期的艱苦努力,各基層黨的組織又恢復起來,繼續開展斗爭。
1935年2月,中共皖西北特委在合肥西鄉缺牙山正式成立。5月特委改組,曹云露當選為特委執行委員,負責游擊大隊的工作。6月,皖西北游擊大隊擴建為皖西北獨立游擊師,曹云露被任命為師參謀長,并率領部隊經常活動于舒城、廬江、合肥、無為、太湖等廣闊地區。
由于長期的艱苦戰斗生活,曹云露在帶領部隊奔襲合肥西鄉魏西洼圩的途中病倒了,但他仍堅持戰斗,由兩位戰士架著他繼續前進。當部隊到達預定目的地后,他拖著病重的身體依然協助師長孫仲德指揮戰斗。
1936年冬,特委獲悉黨中央已經到達陜北,便派孫仲德去延安匯報工作。1937年5月,孫仲德返回安徽,傳達了中央將調皖西北特委和獨立游擊師的主要領導人去中央學習的指示,大家十分高興。1937年,曹云露等7人先后奔赴延安,曹云露被分配在中央黨校學習。同年年底,曹云露、張如屏等人又受中共中央派遣,回家鄉安徽繼續開展工作。
1938年1月,在楊家廟(今屬長豐縣)成立了中共安徽省工委,曹云露任工委書記。1月下旬,工委召開了有300多人參加的群眾大會,成立了抗日后援會。不久建立了抗日武裝,恢復了各地的黨組織,開展抗日斗爭。5月,中共安徽省工委率領皖北抗日游擊支隊奔赴鳳陽抗日前線,并將武裝改名為鳳陽抗日游擊大隊。在攻打被日軍侵占的鳳陽城戰斗中,張如屏身負重傷,曹云露一人擔起了領導的重擔。他領導這支抗日武裝出生入死,抗擊日軍。1938年5月,以彭康為首的中共安徽省工委建立后,曹云露調任中共壽縣中心縣委書記兼縣長。
1939年9月,麻城夏家山獨立游擊第五大隊被國民黨一七二師和鄂東行署程汝懷地方武裝圍攻。當時,曹云露領導的三中隊在黃岡一區活動,由于一區是新區,上級通知的信息沒能夠及時收到,以至于沒有提前準備,部隊被擊潰。在國民黨制造的這次“夏家山事件”中,曹云露突圍后去黃岡自衛隊交涉,被扣押在浠水,敵人軟硬兼施,但曹云露咬緊牙關,始終堅貞不屈。
1939年10月21日,面對國民黨的槍口,曹云露面不改色,他高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在湖北浠水縣汪崗鄉南氏祠,年僅29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光輝,后人都牢記著他為解放事業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他的名字也將永遠銘刻在所有人的心間。(記者 付莉榮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