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坐著輪椅的殘疾老人來到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志愿者主動上前詢問,得知老人需到二樓區市場監管局窗口辦理業務,可大廳沒有電梯,老人無法上樓。于是,志愿者立即聯系區市場監管局窗口,工作人員方園園主動來到一樓為老人辦理了業務,讓老人十分感動。
“區政務服務中心是服務群眾和企業的窗口單位,是與民生靠得最緊、與群眾貼得最近的部門,一頭連著百姓利益,一頭連著政府形象。”大通區數據資源管理局(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孫嶺告訴記者,中心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以群眾和企業辦事需求為工作導向,著力增加服務事項、完善辦事流程、規范審批行為、提高辦事效率,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高效、規范的服務。
水電氣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今年,該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優化綜合窗口,推動水電氣公共服務事項入駐區政務服務中心。“太方便了,現在繳費不用跑那么遠了。”大通街道遠望社區居民張桂蘭告訴記者,以前繳費都是委托子女幫忙交,現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開通了繳費業務,只要幾分鐘就全辦好了,特別省心省力。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2019年12月,大通區新政務服務大廳建成投入使用,引入一整套叫號、窗口自助、信息展示、自助評價等智能化信息服務系統。目前,中心共有31家單位進駐,設置43個服務窗口,服務事項達1130項。
2020年4月以來,大通區政務服務中心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持續優化“7×24小時、全天候自助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首批在稅務、人社、醫保、公安4家單位窗口開展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實行錯峰服務、輪流錯時午休,確保工作日中午為辦事人提供服務。目前,中心可自主辦理個體登記(注冊)、代開增值稅發票等業務,可自助進行社保查詢及打印、維修基金查詢及過戶、公積金個人信息查詢、公積金貸款信息查詢、司法查詢、違章查詢、企業信息查詢、快遞查詢、醫院預約、無房證明打印、居住證明打印、人證核驗、話費充值、電費繳納等綜合業務。
為方便群眾辦理急需業務,大通公安分局戶政中心推出“延時服務”。4月30日下午,已經到了下班時間點,一位女士急匆匆地來到戶政中心窗口,詢問能否辦理戶口本。“我在外地上班,路途有點遠,你們幾點鐘下班?我來晚了,不好意思!”這位女士充滿歉意地說。“沒關系,我們等等不要緊!”戶籍民警余聞震說道,并用最快速度幫助該女士辦理了戶口本,讓她滿意而歸。
“政務服務更貼心,群眾辦事才能更舒心。”孫嶺告訴記者,中心堅持做細做實服務,推出愛心傘、免費復印、告知單、便民藥箱等暖心服務;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開辟“綠色通道”,做到特事特辦;針對老人、小孩等無(智能)手機群體,推出“幫他人申領”服務,由工作人員幫助申領,把服務送到辦事群眾最需處。
為激勵中心員工做優服務,中心堅持開展優秀員工、服務明星評選活動,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全面落實“好差評”制度,在每個窗口設有評價器,在服務大廳設置投訴箱、投訴記錄本、公開投訴電話,并設有督查崗,專項負責投訴處理及工作作風、工作紀律的監督。
服務無止境,滿意無終點。孫嶺表示,下一步,區政務服務中心將依托“皖事通辦”平臺,打造多端協同、城鄉覆蓋、數據匯聚的全渠道服務矩陣,通過數據賦能,推動政務服務提速又提質,讓企業辦事更高效,讓人民群眾更滿意。(記者 朱慶磊 實習生 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