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出自《淮南子·兵略訓》:“硤路津關,大山名塞,龍蛇蟠,卻笠居,羊腸道,發笱門,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過也,此謂地勢。”成語的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一夫當關壽唐關。壽唐關位于八公山余脈的東、西樓山之間,是古代壽州通往鳳臺的陸路官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壽唐關“南綰壽州,北控下蔡”,東邊層巒疊嶂,緊銜古南唐,關前為險坡陡道,兩側青山對峙,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統一了北方,南下攻取南唐,先是圍困了南唐軍隊,后又被南唐軍隊破圍,將趙匡胤圍困于壽州城中。于是,發生了巾幗英雄劉金定救駕的故事。
壽唐關又稱“梳妝臺”,是為紀念女英雄劉金定。當年,劉金定南唐救駕,首先攻占了壽唐關,在此安營扎寨。南唐兵將壽唐關團團圍住,而劉金定毫無懼色,依然在關上梳妝打扮,然后再催動戰馬,手舞金刀殺入敵陣,殺得南唐軍四散而逃。后來,人們為歌頌這位女英雄,壽唐關被稱為“梳妝臺”。趙匡胤返回中原時,從壽唐關下走過,這里又被稱為“過駕樓”。
壽唐關所處的茅仙洞景區,屬寒武紀山岳型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旅游景區,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是“淮河風情游”鳳臺集散地。景區三面環水,淮河繞境而過。紫金山自古城壽春北廓,逶迤而西,宛如巨臂,西攬硤石,造就一派群峰競秀壯麗景觀,素以“淮上勝境”著稱。山中林壑優美,山下淮水如練,山石倒長,斜指南天,登高遠眺,淮河唯此一段西流。此地自古為佛道兩教傳承圣地,有茅仙古洞、清天道觀、淮河第一峽、古壽唐關、黑龍潭、慰農亭等景點。
若您是自駕游客人,請選擇滁新高速淮南西(壽縣)出口下,然后經102省道可直達景區。若您是乘坐高鐵的客人,請選擇商合杭高鐵壽縣站下,然后選擇乘坐鳳臺4路(壽縣北門外—鳳臺縣茅仙洞公交站)公交車直達景區,或乘坐出租車前往景區。(記者 朱慶磊 付莉榮)
圖為淮南壽唐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