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應急管理局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找準黨史學習教育和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結合點,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開展冬春救助,為群眾“解困紓難”。市應急管理局有力有序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明確救助范圍和對象、標準及程序,優先考慮倒房重建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受災社會救助對象等特殊人群的救助,切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今年以來,全市冬春救助資金全部通過“一卡通”發放到需救助群眾手中,共計發放資金2364萬元,救助群眾82006人。
暢通舉報渠道,讓民聲“上傳無阻”。積極暢通安全生產隱患舉報渠道,堅持“接訴立辦”,精準對接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認真核查處理每一件安全生產隱患舉報,督促安全隱患責任主體加大隱患整改力度、消除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共核查處理群眾安全生產隱患舉報140件,及時回應了群眾關切。
強化普法宣傳,為安全“保駕護航”。緊緊圍繞《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涉及安全生產領域法律條文,通過條款解讀、以案釋法等方式深入企業一線,開展《刑法修正案(十一)》主題宣講125場,發放宣傳資料17613份,宣講受眾38863人次,切實提升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員工安全生產意識。
優化行政審批,讓百姓“省心順心”。嚴格按照省、市公布的行政審批目錄,精減行政事項申請材料,合理壓縮審批時限,減化審批流程。群眾可以通過安徽政務網平臺或皖事通在線辦理審批事項,所有審批事項都嚴格做到法定時限零超時,切實做到便民、惠民、利民。今年以來,市應急管理局政務窗口共完成行政審批服務事項1697件,群眾滿意度100%。
持續排險除患,為企業“把脈問診”。持續開展重點企業專家指導服務工作,聘請專家現場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全過程指導,深入危險化學品等高危企業查找風險隱患,針對性幫助企業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扎扎實實抓好安全防控,切實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截至目前,邀請專家上門指導服務75人次,走訪企業100家次,幫助企業排查各類安全隱患582處。(記者 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