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鳳臺縣委書記劉居勝
“市委部署開展的‘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正當其時、很有必要,通過赴合肥、滁州學習考察,既拓寬了視野、更新了觀念,加快轉型的緊迫感進一步增強;也學習了先進、看到了差距,攀高比強的進取心進一步激發;更找到了標桿、明確了路徑,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進一步提振。”鳳臺縣委書記劉居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告訴記者。
劉居勝對記者說,鳳臺作為煤炭資源大縣,既享受過資源開采帶來的發展紅利,也面臨著煤電獨大的轉型陣痛,特別是民營經濟體量較小,不少干部謀項目的意識、抓項目的能力、推項目的氛圍跟不上形勢的需要,新舊動能的轉換不快,亟需來一場思想上的大解放,推動工作上的大提升。鳳臺縣將緊扣“高質量”的目標任務,理清“怎么干”的實施路徑,在“六比六看”中找準差距,在“五破五立”中自我革新,在“四個一流”中爭先進位,以思想破冰引領高質量發展突圍,全力以赴抓經濟、謀發展、上項目、增動能。
劉居勝告訴記者,站在新起點,鳳臺縣在工作中做到“四個狠抓”。狠抓項目建設,圍繞“十四五”規劃,謀劃實施十大牽動性工程,共123個項目,總投資696.5億元,今年計劃開工77個,總投資250億元。堅持項目為大、項目為上、項目為王,切實增強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和效能意識,通過項目的高效率推進,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加快轉型發展步伐。
狠抓“雙招雙引”,加強招商隊伍建設,著力提升干部對產業、項目的敏感度和專業化水平。選派17名優秀干部,分別在上海、儀征、寧波、深圳、合肥等地工業園區跟班學習,開展駐點招商。充分發揮10個招商組團作用,搶抓承接產業轉移機遇,力促更多好項目落地鳳臺。積極結對肥東,當好合肥的“產業配角、合作伙伴”,著力引進合肥產業配套項目。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發展壯大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充分利用4萬多畝沉陷區水面,引進華潤集團等企業,加快推進總投資130億元、裝機總容量2759MW的“風光儲一體化示范基地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狠抓平臺提升,著力做大做強政府平臺公司和擔保公司,力爭三年內將州來集團打造成資產破千億的平臺公司。聚焦打造百億園區,加快推進總投資37億元的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園、鳳凰湖片區雙創園、桂集片區產業孵化器、桂集片區創新園、開發區PPP項目,有序推進9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加速“騰籠換鳥”,發展“飛地經濟”,著力提升園區承載、服務能力。探索“開發區+公司”的發展模式,創新人事管理、績效考核等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循環產業園建設,深化煤矸石、粉煤灰、城市固廢等資源化利用,力爭“十四五”末循環經濟產值達45億元。持續加強淮南國家農業科技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充分發揮州來綠港“1+X”園輻射帶動效應,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智慧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
狠抓環境優化,以創建新一屆安徽省文明城市為抓手,持續用力改善城鄉環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新投用的8000平方米智慧政務服務中心作用,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行“7×24”不打烊“隨時辦”服務,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堅持縣四大班子領導包保項目和集中調度制度,扎實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建立完善全鏈條的部署、調度、督察、催辦、考核、獎懲等工作機制,形成閉環管理,推動工作落實。
最后,劉居勝表示,鳳臺縣將以此次大討論為契機,進一步拉高工作標桿,打破煤電路徑依賴,發展壯大非煤產業,加快推進縣域經濟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