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們一定選擇有貸款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貸款,不要輕信沒有資質的非正規公司發布的‘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等虛假宣傳廣告。一旦發現遭遇‘套路貸’,要及時向警方報案,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日前,位于田家庵區一位遭受“套路貸”的受害者余先生告訴記者,回憶起被“套路貸”纏身的經歷,他仍心有余悸。
“雙提升”工作開展以來,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淮南市中心支行、淮南銀保監分局等部門,緊盯金融放貸領域突出問題,有效打擊整治非法放貸、“套路貸”等違法犯罪,在線索上有突破,在打擊上有力度,在治理上有成效,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得到很大提高。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堅持源頭防控,打早打小強預警,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投資類市場主體注冊前聯合評估制度》,主動研究投資類市場主體準入和監管工作有關問題,加強源頭管控;發揮大數據監測作用,掃黑除惡斗爭開展以來,該局利用大數據手段共監測全市各類企業21135戶,發現高風險企業144戶,及時進行實地核查,依法處置;加強資金異動監測,推動全市金融機構圍繞“套路貸”、非法網絡借貸、非法集資等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活動,加強黑惡資金監測和人工甄別,建立涉黑涉惡信貸風險專項預警制度,全面掌握全市金融機構涉黑涉惡信貸風險狀況。
該局開展專項整治,行業清源有實招,聚焦地方金融領域突出問題,積極創新工作措施,采取“掃樓”“掃街”方式,對涉嫌非法集資、非法高利放貸等金融亂象進行全方位整治,及時鏟除風險隱患,推動金融秩序更加規范、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金融生態持續優化。
組織各縣區、各部門對轄內商務樓宇、沿街門面房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進行全面清查,大力整治非法集資、非法放貸等金融亂象;開展涉非涉穩風險專項排查活動,堅持重點整治、源頭治理,清理排查、依法打擊,深挖金融放貸領域涉黑涉惡線索;開展投資公司專項排查,對全市企業名稱中含“投資”字樣的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各類投資公司195家,對存在失聯、空殼等問題的,由市場監管局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存在涉黑涉惡行為的,及時移交相關部門處置。掃黑除惡斗爭開展以來,該局共向公安部門移送金融放貸領域涉黑涉惡線索16條。
貼近基層,掃樓掃街有“深度”。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市場監管、公安、人行、銀保監等部門出臺《“掃樓”“掃街”整治金融亂象行動方案》,堅持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壓緊壓實縣區政府工作職責,對轄內樓宇、街道開展“地毯式”排查,確保掃樓掃街專項行動不留死角、不留盲區。貼近一線,風險排查有“廣度”。金融監管、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協同聯動,縣區政府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對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樓宇開展排查,重點對各類投資理財公司、財富管理公司等涉嫌違規經營的企業開展現場排查,確保風險排查橫線到邊、縱向到底。貼近群眾,安全防控有“溫度”。將掃樓掃街專項行動與防范非法金融宣傳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群眾開展宣傳教育,切實提升群眾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引導廣大群眾對非法金融活動能識別、不參與、敢舉報,從源頭上遏制金融亂象的蔓延,切實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下一步將落實長效機制,持續加強與公安、市場監管、人民銀行、銀保監等部門聯系,落實長效機制;注重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常態化的宣傳教育機制,進一步提升群眾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強化監測預警,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和網格化管理方式,對涉黑涉惡線索及時移交市掃黑辦,力爭做到風險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地方金融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