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明
“我市成功入選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節水型城市,水利建設入選2020年度全省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激勵市,我局還入選了全省防汛救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日前,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面對成績我們不驕傲,直視問題我們不害怕。因為‘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全市水利系統要破思想桎梏、查問題不足、樹創新意識、爭一流業績、書水利華章。”
“我們要把創新發展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朱明說,要“跳出水利看水利”,以創新思維講發展。在探索融資新模式上,要探索并推廣運用特許經營、資產收購、以獎代補等方式,有效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建設。加大淮南中安水利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支持力度,樹立河道經營理念,采取河道泥沙統一清淤、統一經營的方式,把資源優勢轉化為資金優勢,增強造血功能,多渠道籌措資金。在構筑發展新體系上,要將治水同城市規劃及土地規劃進行有效結合,統籌考慮,通過治理淮河岸線,提升周邊土地價值。探索推進水生態產業發展,發揮淮南水資源優勢,推動構建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相結合的水生態經濟體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推動科技新改變上,要圍繞防災減災、水生態治理等領域,綜合應用大數據、區塊鏈,以點帶面促進水利從信息化向智慧化轉變,加快建設水旱災害防御信息指揮系統等,提高預測預警前瞻性。
“要把協調發展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遵循。”朱明介紹,要統籌城鄉均衡發展,把推動城鄉水利均衡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農村河湖水系綜合整治。要堅持開源節流并重,加快推進引江濟淮二期工程建設,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持續強化節約用水監督管理。要兼顧整體局部關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水資源開發利用時系統考慮其他自然生態系統要素。
“要把綠色發展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導向。”朱明說,要認真貫徹落實“兩山論”,讓綠色成為淮南發展的底色。整治水污染,要常態化組織河湖長定期巡河湖,堅持執法高壓態勢。進一步完善河湖“清四亂”規范化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大生態河湖整治力度。修復水生態,要實施瓦埠湖等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保障河湖基本生態環境。強化水監管,要全面提升監管支撐能力,依托無人機等手段嚴格涉水行為監管,重點開展非法采砂等執法。
“要把開放發展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朱明表示,赴滁州市學習后,滁州的城鄉供水一體化讓我很觸動,要積極與一流接軌,學習借鑒。在水利“引進來”方面我們要做好戰略規劃,引入全新的思維方式,學習先進地區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等方面技術經驗。我們要積極融入淮河生態經濟帶等戰略,編制《淮南市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謀劃項目60個、匡算投資592.42億元,列入省級以上重大項目庫的項目16個。
“要把共享發展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朱明最后說,要把提升水利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滿足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積極爭取全市農村居民供水全覆蓋,繼續鞏固水利脫貧攻堅成果。針對行蓄洪區水利基礎設施現狀,要補齊水利短板,科學穩妥轉化為一般保護區,為行蓄洪區發展提供有效空間。實施正峽段等工程,提高治理水患能力,減少行蓄洪區使用頻次和損失。謀劃瓦埠湖泵站等,提升排澇能力,保證糧食安全,減少群眾損失。要通過構建公眾參與機制、設計有獎舉報等制度,激勵引導民間河湖長、公眾個人等參與水治理,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水治理共同體,以共享引領共建、以共建推動共享。(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