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懶惰必然會導致行為懶散。這些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從表面上看是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的原因,從根子上看還是干部思想懶惰造成的。有的干部怕動腦子,不愿主動謀事干事;還有的干部雖然動了腦子,但多是不著邊際的瞎想空想,于事無益,等等。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黨員干部首先要解決思想懶惰問題,積極爭做思想上的勤奮者。
謹防思想懶惰,要勤于學習思考。思想懶惰的干部往往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什么都懂,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殊不知,自己一直坐井觀天,可以說是聰明有余、智慧不足,這就迫切需要加強學習思考。如果不學習,看到的天空永遠只有井口那么大;如果不思考,就永遠跳不出思想的“水井”。領導干部要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工作狀態、一種人生追求,少喝點酒、少打會牌,把喝酒和打牌的時間用到學習上,多學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多學中央及地方的大政方針,多學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多學黨史,等等,不斷從學習中獲得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方法。要堅持邊學習邊思考,比如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時,要認真思考如何在具體工作中貫徹落實。只有經常思考,思想才不會生銹鈍化,才能始終保持思想活力,才能源源不斷地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磅礴智慧。
謹防思想懶惰,要經常調查研究。思想懶惰的干部多是整天浮在上面、不愿實地調研,眼高手低,脫離實際,喜歡空談一些“大口號”、擺出一些“大場面”,經常憑主觀臆斷決策、靠“想當然”上項目。“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如果想當然空談、拍腦袋決策,不僅隨性、短視,還可能引發大問題。正確的決策來源于客觀實際,而客觀實際決不是領導干部靠拍腦袋就能夠想出來的,只有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才能獲得真知。領導干部要經常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多些不打招呼調研、少些被動安排,多蹲點解剖麻雀、少走馬觀花,注意經常接觸普通群眾,傾聽他們的肺腑之言,獲取第一手資料,力爭通過調查研究把情況摸清楚、把問題找全面、把對策提準確,為作決策抓工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謹防思想懶惰,要主動開拓創新。思想懶惰的干部經常缺乏主動性、創新性,工作中滿足于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工作標準不高,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缺乏爭先進位意識,有的表面上看是有了爭先進位意識,但這種爭先進位多是一些“錦上添花”的花架子。推動高質量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不行,進慢了也不行,必須要在增強主動性、創新性上多下功夫。領導干部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維禁錮,敢于同思維“舒適圈”說不,主動大膽改革創新。在抓任何工作時,都要先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路徑,如果本地沒有,看一看外地有沒有可以借鑒的;如果外地沒有,看一看在政策的范圍內,能不能創新優化。特別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決不能繞行,要敢于直奔問題去開路,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否則就會痛失發展良機,貽害高質量發展事業。(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