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食品安全總體形勢平穩向好
食品安全直接關系民生福祉,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同志向市內外媒體介紹我市2021年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2021年上半年,市市場監管局踐行“四個最嚴”,防風險、守底線、惠民生、促發展。市食安辦積極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持續完善監管機制、創新工作舉措、強化日常監管、狠抓專項整治,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全市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總體形勢平穩向好。
“建體系”“抓節點”打造民生工程
我市積極構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夯實基層基礎,全面加強基層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建設,將食品安全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履行好“市場巡查、協助執法、信息報告、科普宣傳”等責任。完善基層“四員”隊伍建設,全市鄉鎮(街道、社區中心)、村(居)落實“四員”協管人員2145人。繼續開展食品安全工作平時考核、聯合督查,量化指標,細化屬地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嚴格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把控食品安全關鍵節點至關重要。我市集中治理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重點隱患,把好“節日關”,唱好“四季歌”。抓住學校開學等重要時段,深入開展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大檢查;抓住元旦、春節等重要節假日,開展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全覆蓋檢查;抓住農村節慶聚會高峰期,強化農村流動廚師管理和集體聚餐登記指導;抓住“五一”小長假等重要節日,全力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有效防控季節性群體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發生。
“盯重點”“提品質”打造民心工程
做好重點領域排查整治是重中之重。從年初開始,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針對重點區域、重點產品和薄弱環節,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利劍”行動、塑化劑污染治理、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校園食品安全守護、白酒飲料生產治理等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了全覆蓋、多輪次的檢查,及時上報檢查結果,及時處理問題食品。下一步,將繼續緊盯餐飲服務重點場所、人群聚集地、重點產品,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和聚集性疫情防控風險,及時發現和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推進食品安全提升行動步伐加快。聚焦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農產品批發市場規范治理提升、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優質糧食工程”等行動,推動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開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你送我檢”、“你點我查”活動、餐飲智慧監管試點、食用農產品準入與準出有效銜接試點。新培育“三品一標”農產品25個,建成“放心糧油”網點121家,主食廚房83個。
“嚴執法”“強監管”打造放心工程
加大執法辦案工作力度提升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震懾力度。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實行“月統計、季通報”,案件查辦工作實現了增量、提質,辦理食品案件295件、案件貨值44.54萬元、罰沒款合計308.66萬元。公安機關辦理食品類刑事案件4起,共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打掉生產、銷售假酒窩點2處,現場查扣生產設備2套,假冒茅臺、古井原漿、口子窖等知名品牌假酒6300余瓶,涉案價值100余萬元。
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嚴防死守。開展“地毯式”檢查排查,對全市193家冷藏庫,401家冷凍庫,52家進口冷庫全覆蓋檢查,排查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8727家次,督促整改經營戶32家,立案查處6家。強化“冷鏈追溯平臺”推廣使用,實現冷鏈食品經營者注冊上線全覆蓋。全市注冊上線經營者687家,注冊“四證”齊全商品2946件。經過多方努力,我市市級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建成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共抽檢核酸檢測樣本9348個,開展外包裝六面體消毒入倉進口冷鏈食品49477件,822.7噸。
民以食為天。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市將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四個最嚴”要求,以“食安安徽”品牌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