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2020年,全市地表水21個監測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水質比例為76.2%,總體水質良好,出境水質與入境水質基本持平;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質穩定保持良好;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2.7%,優良天數比例比上年增加10.8個百分點;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好,區域聲環境質量較好,各類功能區平均等效聲級達標率66.3%;環境輻射保持安全水平……”
在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日前召開的2020年淮南市環境質量公報新聞發布會上,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同志圍繞空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輻射環境質量分別作詳細解讀。各項數據表明,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持續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一直以來,我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措施、精準發力、靶向治理,著力解決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攻堅克難,久久為功,一幅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地更凈的生態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生態顏值”持續提升
從2020年淮南市環境質量公報上看,我市生態環境質量繼續鞏固提升、穩中向好。
空氣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市區環境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10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48微克/立方米,日均值濃度分別較上年減少28.6%、0%、16.8%、10.1%。
水環境趨勢向好——全市地表水21個監測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水質比例為76.2%,無劣Ⅴ類水質,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比上年增加9.2個百分點,水質狀況由輕度污染轉為良好。2020年,全市地表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與上年持平。
聲環境鞏固提升——2020年,淮南市區域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1.4dB(A),噪聲總體水平為二級,聲環境質量較好,與2019年相比下降0.1分貝(A),噪聲總體水平等級穩定保持二級。
輻射環境保持穩定——淮南市城市中心區和城市郊區綜合電場強度,監測值0.43~1.16V/m,均小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時變電場和磁場的公眾暴露導出限值。
“三個治污”重中之重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全力以赴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讓老百姓暢享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打好藍天保衛戰:2020年,我市完成65蒸噸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43家磚瓦輪窯淘汰、52家隧道窯及旋轉窯深度治理,關停淘汰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22臺,取締110余家非法煤矸石加工企業,整治建筑揚塵工地214家。
打好碧水保衛戰:完成100個入河排污口的整改銷號,對瓦埠湖和高塘湖入河排污口進行智能篩查。完成48個“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新增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5萬噸/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35公里;建成區7條黑臭水體整治全部完成治理。
打好凈土保衛戰:完成了42個建制村農村環境整治任務,完成1個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完成排查整改158個煤系固廢物突出問題;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對56家危險廢物產生及經營單位進行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8%和100%。
“常態監管”威力顯現
市生態環境局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為遵循,切實加強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環境監管,始終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以鐵軍擔當守住生態環保底線。
強化常態監管,環保監管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開展各類專項執法檢查,積極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全年受理信訪件331件,辦理率100%,結案率98%。完成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49家,完成15家污水處理廠進排口和63家企業廢水排口COD、氨氮兩項污染因子自動監測設備量值溯源工作。嚴格排污許可,全市共發放排污許可證343張,排污登記備案3550家,實現了全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我市重點排污單位傳輸有效率為99.64%,重點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完成率99.62%,均位居全省第一。市執法支隊在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綜合評估中位列全省第一方陣,被省生態環境廳推選為全國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候選單位。完成了水生態專項要點編制,被生態環境部評為優秀。(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