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全力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溝通水暢,俺老百姓種糧有保障。”日前,記者來到謝家集區李郢孜鎮新河村采訪,站在修繕一新的排灌渠邊,新河村村民戚明坤高興地告訴記者說:“現在排灌渠疏通修護好了,俺再不用為種莊稼提水排水犯愁了,糧食豐產豐收有了堅實的保障,政府是把好事、實事辦到了俺老百姓的心坎上了。”
李郢孜鎮農建辦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新河村以前農業灌溉設施條件比較簡陋,主要灌溉水渠淤積嚴重,田間水渠灌溉排水能力不能滿足豐產豐收要求。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以來,李郢孜鎮實施了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重點對新河一級站主水渠進行了清淤襯砌,對吳北組灌溉渠進行了改造修筑,共計修筑清淤渠道1494米,有效改善了李郢孜鎮域范圍內萬畝農田灌溉條件,解決了周邊千畝農田的灌溉排水難題,優化了水體生態,改善了村莊環境,讓沿線8700余群眾受益。”
“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完成后,可以改善我鎮近2萬畝農田的灌溉問題,農業生產用水要比以往提前3到5天,同時每年還能夠大約節約48萬多立方水,增加蓄水量約26.7萬立方。”
在謝家集區楊公鎮,該鎮農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楊公鎮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自從今年1月份開工以來,鎮里想方設法提供良好的施工環境,千方百計加快工程建設進度,預計8月底前可全面完成工程建設。工程竣工后,全鎮農田灌溉保證率能達到92%,將徹底解決湯王等9個村用水矛盾問題,約有2.3萬人受益。”
“灌溉渠修好后,能夠解決我們鄉8個行政村約15000畝土地灌溉問題,插秧灌溉要比過去提前5到10天時間,大大降低了灌溉成本。”在孤堆回族鄉采訪時,該鄉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我們孤堆回族鄉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總投資中標價格是1400萬元。工程項目自去年12月份開工以來,在鎮政府、監理單位和黨員群眾監督下,我們全力保障工程質量,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項目竣工后,我們孤堆回族鄉境內農田旱作區保證灌溉率能達到90%,水稻區農田保證率能達到95%,將有效解決孤堆回族鄉境內8個行政村用水緊張問題,約有1萬余人受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謝家集區將打通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事項,按照“旱能灌,澇能排”的建設旱澇保收田目標,傾聽群眾呼聲,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該區充分利用現有水利設施開源節流,在原水利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或翻新,重點疏浚整治農村渠系、塘壩,維修改造輸水溝渠及配套建筑物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切實改善了鎮村田、路、渠現狀,優化了農業基礎設施,助力了鄉村振興。
據謝家集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該區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覆蓋了楊公鎮、孤堆回族鄉、李郢孜鎮三個鄉鎮,共治理面積4.7萬畝,工程全部完成后,預計將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2.3685萬畝,項目區農田灌溉保證率將不低于80%,灌溉水利用系數平均將提高到0.65,節水效益11.23萬元,增產效益達374.76萬元。(通訊員 盛 靜 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