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的稻田里,一株株翠綠的禾苗亭亭玉立,格外招人喜愛。
8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鳳臺縣的淮南市沿淮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工程技術中心安徽綠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水稻育種基地走訪時,穿著膠鞋,帶著草帽,安徽綠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文軍正在稻田里查看秧苗長勢。
“俺育種基地里現在有一萬多個水稻繁育材料,這些都是俺的‘寶貝’呀!闭驹诘咎锢铮矍版鼓榷嘧说暮堂,滿臉喜悅的李文軍向記者介紹說:“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種業,既是端牢我們‘中國飯碗’的根源和基石,也是稍不留神就容易被‘卡脖子’的農業‘芯片’,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核心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種業改革按下了‘快進鍵’,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上了‘中國種’,帶動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在疫情沖擊下,為世界糧食市場穩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目前,我國種業在‘好不好’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這正是我們在‘十四五’開局起步階段要集中力量解決好的要害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李文軍的綠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0年組建了育種小組,聘請了安徽農業大學、紹興農科院水稻所、浙江大學的有關專家為技術顧問,建立了育種基地,開始從事育種工作。2013年,該公司升級為3000萬種子企業,同年選育了不育系L18S、L19S,并通過安徽省水稻審定委員會鑒定。經過多年的努力拼搏,該公司的育種優質材料有2萬多組,其中秈稻材料13000多組,香型秈稻11260組,不育系130組,可以配組的秈稻材料1260組,不育系130組,粳稻和粳糯稻材料11260組。2020年安徽省審定了該公司的兩系中秈稻品種“淮兩優42”,該品種抗性好,米質為國標二級。2021年安徽省審定了中秈常規稻品種“徽綠占”,米質為國標二級,同年審定了半冬性小麥品種“豐星麥2號”,該品種為中強筋小麥品種,適宜沿淮地區種植,抗性好、產量高、品質優。
“農業現代化,種業是基礎,科技創新是關鍵。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再次明確了種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同時也是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今年,市委1號文件提出了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將現代種業發展列在了重要位置!辈稍L中,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打好種業翻身仗,聚力打造‘種業強市’,我市在種業發展上重點要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用3年時間對全市農作物、畜禽和水產養殖種質資源進行系統普查,摸清資源底數,開展搶救性收集保存,實現應收盡收、應保盡保。要加強育種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重點組織開展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項整治行動。要建設一批有淮南地方特色的種質資源庫,目前我市有省級種質資源保護單位4家,將開展市級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認定工作。同時要科學制訂種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種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圍繞農作物、畜禽、水產、蔬菜等四大種業領域,重點推進優質稻米、特色蔬菜、皖西白鵝、淮南麻黃雞、霍壽黑豬等重點物種的種質創制和育種聯合攻關,形成具有領先優勢的種業科技成果。還要加強良種繁育體系與專用品牌糧食生產之間的銜接,為壽州大米、馬店糯米、店集貢米等鑄造芯片,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種糧一體化發展!(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