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狠抓大討論活動成果轉化催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近日,記者來到大通工業新區唐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建設工地,看到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約350畝,總投資不低于5.5億元,一期預計今年12月底投入使用。”企業相關負責人唐飛介紹,項目建成后,可年產500臺套頂管掘進機,年均產值達5億元以上。
火熱的項目建設現場,點燃了解放思想、實干興業的火花。根據市委統一部署,大通區深入開展了“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區委組建了由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和區委副書記任組長的5個討論組,分別圍繞加快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主動融入合肥都市圈等課題進行深入調研,并在此基礎上開展5場討論活動,從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等方面對標找差距,探索破解發展難題的思路和舉措,把大討論活動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深度聚焦雙招雙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該區把長三角作為招商引資、產業承接的關鍵區域,組建了8個招商工作組和3個駐點招商組,今年以來共洽談項目21個,總投資80.48億元,簽約項目8個,總投資17.77億元。今年1-7月,全區累計引進市外項目資金額17.18億元,億元以上省外項目資金額16.34億元。堅決落實“四督四保”制度,梳理60個年度重點項目,總投資377.5億元,全部由區級領導聯系包保,推動了唐興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等17個續建項目加快實施,淮南港洛河作業區等10個項目順利開工,上窯珍珠綜合碼頭等33個謀劃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今年1-7月,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5億元,同比增長40.3%。
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全面振興。該區堅持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共清理盤活園區低效用地230畝、閑置廠房1.9萬平方米,重點推進工業園區四期、昆山產業園、建筑材料產業園建設,提高園區承載能力。摸排23家擬升規企業,開展重點扶持培育,目前已有3家成功升規。今年1-7月,區屬非煤電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3億元,同比增長20.4%;區屬21家戰新企業工業總產值完成9.6億元,同比增長20.2%;區屬工業投資完成2.5億元,同比增長159.5%;區屬技改投資完成2.3億元,同比增長14.7%。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全面釋放發展活力。該區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行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企業開辦實現了“全程網辦”“一日辦結”,企業開辦材料壓減到一套6份以內;開展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為20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扎實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今年1-7月,全區新注冊登記企業262戶,個體工商戶513戶,新增戰新企業3家。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該區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成功申報了高塘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和鄉村振興兩個省級非標專項債項目,啟動了村莊公共基礎設施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及修復治理、農田水利、產業振興等4個重點工程建設。開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養護工程15.428公里;實施13個村的農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立管網監控信息化平臺,實現管網運行在線監測;在完成2020年度5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基礎上,啟動了2021年度18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發展漁業生產,“福瑞鯉”苗種繁殖首次突破1億尾,“斑點叉尾 ”實驗塘從20畝增加到100畝。上窯年出欄2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開工建設。發展鄉村旅游,“胡胡家生態園”入選安徽首批省級休閑旅游示范點;引進民間資本在孔店鄉河沿村建設了高塘人家田園綜合體項目,預計年內將開業迎客;選取了8個村作為鄉村振興先行示范村;上窯鎮馬崗村、九龍崗鎮王樓村成功申報為省級美麗中心村。
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持續提升品質內涵。該區大力推進中興路建設,開工建設西園路等8條主次干道。保障胡圩棚改、翰林庭院等安置房和瀚城四期、金城華府等商業住房項目順利建設,啟動洛河小區、糧站家屬房和鐵路家屬區保障性安居工程。
世和雙語特色高中順利開學,淮師附小大通校區開工建設,市十五中改擴建、安頤養老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在世行貸款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的基礎上,謀劃了礦心文化旅游度假區和歡樂世界游樂園項目。今年新增機動車停車泊位200個、非機動車停車泊位612處,在易居東方城小區試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守住高質量發展底線。該區嚴格落實“五控”措施,實現“散煤售賣清零”;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嚴控揚塵污染;實行秸稈禁燒四級網格化包保、全天候巡查,全區未發現衛星火點。扎實開展水污染防治,完成上窯中心街生活污水管網一期建設,洛河鎮王莊生活污水管網即將竣工,鞏固提升高塘湖退網還湖成果,實施生態凈水漁業,高塘湖等2個國家考核地表水斷面水質持續向好,擦亮了青山綠水大通底色。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