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生產的勾勒筆30%以上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也專注國內市場,努力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我們文化企業的沖鋒作用。”日前,記者在毛集經濟開發區的安徽勾勒工貿有限公司采訪,繁忙的生產線上產品流動有序,企業負責人徐世輝正忙著安排物流往美國發貨1000件、往廣州發貨500件。
行走在毛集經濟開發區,耳邊傳來的是機器的運轉聲,映入眼簾的是產業工人忙碌的身影。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毛集實驗區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大對優質文化產業項目的政策扶持力度,朝著數字化、新型消費轉型。
“剛接到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南京’煙盒訂單500萬個,現在開足6條生產線,日生產酒盒15000個。”在安徽眾聯智能包裝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南京”牌過濾嘴香煙盒的生產環節銜接緊密,成品快速。該公司負責人梁修春和質檢人員一邊查驗新產品質量,一邊安排近期的生產任務。
2020年10月,安徽眾聯智能包裝落戶毛集經濟開發區,一期投資1000萬元,主要生產各類中高低檔酒盒、煙盒、精品盒。“精品盒雖然體量不大,但是附加值很高。我們現在正與洋河夢之藍、古井貢酒等酒業公司合作,也在和河南黃金葉、湖北黃鶴樓等煙業公司洽談,今年下半年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已經做了18年環保型紙制品的梁修春,在對外拓展業務上始終是把好手。
在另一家文化企業淮南正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30條先進流水線正在緊張運轉。翻開企業上半年的出貨記錄,每月生產400萬PCS左右的單體喇叭、200萬Set音箱,實現產值超5000萬元。企業負責人王智新告訴記者,該公司專業從事新型電子元器件、計算機配套揚聲器、液晶電視配套揚聲器及其他電聲產品技術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與國內外許多知名企業常年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我們推進產業融入長三角,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區域文化品牌。”毛集實驗區經開區負責人陳彬告訴記者,按照主業突出、板塊聯動、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產業布局,毛集實驗區正加快推進先進制造產業園建設,積極培育皖北地區外經外貿新的增長點,為推進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勁動力。(特約記者 柏松 通訊員 徐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