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健全完善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謝家集以調研動員全覆蓋、組織領導全覆蓋、規范保障全覆蓋、網格領域全覆蓋“四個全覆蓋”為重點,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分步實施,高位推動以城鄉網格化管理服務建設為主要抓手的社會基層治理機制改革。
聚焦目標任務,調研動員全覆蓋。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開展以來,謝家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深入望峰崗鎮靠山社區、李郢孜鎮河西社區、平山街道商業社區等基層一線,實地調研網格劃分工作,并以推進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為契機,在疫情防控疫苗接種節點期間,創新探索工作思路,積極動員區直各部門各單位“全員包保、全員下沉”,會同村(社區)原網格管理員走樓道、進企業、訪商鋪,對全區56個村、37個社區進行全覆蓋包保,以“網格化”管理模式推進疫苗接種,8月25至26日,全區網格長(網格員)累計入戶走訪7萬余戶次,排查6萬余人次。截至9月1日,謝家集區18周歲以上人群第一劑次疫苗接種率為94.43%(全市接種率為91.76%)。
聚焦黨建引領,組織領導全覆蓋。謝家集區委充分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帶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到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來,起草了成立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的文件,組織區委政法委、區綜治中心會同區民政局、人社局建立了謝家集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先期專班,研究拿出了全區網格劃分、網格員設置和網格化運轉機制可行性草案。區領導多次組織網格化管理服務專題工作研討,就網格的劃分、網格員的條件待遇職責和網格運行機制等開展座談,分析“老網”弊端,推敲“新網”作用,反復集思廣益,層層壓實責任,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組建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
聚焦精細管理,規范保障全覆蓋。為確保網格管理不流于形式、實在有效,謝家集區積極探索“綜治中心+網格員+信息化”管理模式,細化完善機制,夯實網格基礎,在片區基本網格組建隊伍,實行定網格、定人員、定職責,做到統一布網、網中有格、格內定人、人盡其責。經前期摸排,結合本地實際,該區摸索制定出網格員考核管理辦法、工作清單等制度,并出臺了《謝家集區進一步加強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實施方案(試行)》,精準定位網格職責,確定日常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統籌整合基層服務管理資源,確保網格事項清晰,問題閉環處理。在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推進中,謝家集區還配合全市綜治信息化建設,依托“雪亮工程”建設實現全區“智慧網格APP”全覆蓋,建立起了以“人、地、事、物、組織”為核心的基礎數據庫,通過精準的大數據分析對問題進行歸納、分類,為網格員的日常工作提供信息數據支撐,有效融合社會治理和網格化管理,最終形成了集信息收集、問題受理、行動調度、人員管理為一體的智慧社區“服務網”。
聚焦基層基礎,網格領域全覆蓋。經前期摸排,針對基層事務“散、雜、細、多”的實際,謝家集區最大限度統籌整合基層服務管理資源,在區轄所有社區組建了300-500戶左右的網格,設置“網格長(社區“兩委”其它成員領任)+網格員(政府購買服務人員專任)”隊伍,同時還拿出兩個社區,對社區網格再細化成60-100戶左右的小網格,創新設置網格助理員,將網格服務陣地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打通了城鄉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填補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條縫”。擬定網格(助理)員工作主要圍繞“信息”展開,通過異常信息的發現和上報本級綜治中心,形成“信息上報—受理登記—交辦處置—處理反饋—核查結案”的區域網格化服務管理聯動工作體系,全方位參與到綜治、維穩、防火、防汛、防疫、創建文明城市等工作中,織密社會治理體系“防護網”,推動“網格化”與社會治理相融合,形成全面覆蓋、一網統籌、精細管理、高效運轉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逐步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構建出了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網格體系。(通訊員 李世界 劉棋子 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