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煤化工園區以項目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安徽(淮南)煤化工園區聚焦發展難題,深挖問題根源,凝聚發展力量,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用心用力延伸產業鏈、強化創新鏈、提升價值鏈、穩定供應鏈,奮力推動煤化工園區快速高質量發展。
發展思路更加明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安徽(淮南)煤化工園區把高質量發展放到全國發展大格局中去謀劃、去定位,對標學習滬蘇浙和省內先發園區的新理念、新做法,進一步厘清了發展思路、明晰了產業路徑,爭取實現錯位發展。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尤其是能耗雙控、雙碳戰略以及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等政策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搶抓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機遇,跳出發展依賴“高碳”路徑的思維,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充分利用長三角地區資金、市場、技術等資源,大力招引低能耗、低排放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質高效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項目,努力打造產業聚集、創新驅動、生態良好的發展格局。
雙招雙引取得成效。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園區深入開展全員招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同時充分發揮各由20余名專家組成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專家庫作用,從安全環保、經濟效益等方面嚴把項目入園關。先后赴江蘇南通、泰興,廣東珠海、廣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14次,開展專題招商推介3次,接待客商110余人次,市領導帶隊外出招商4次。引進億元以上內資項目資金額10.7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67%;引進億元以上省外項目資金額8.4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60%。新洽談TAC膜材料和年產30萬噸醋酸乙烯等10余個項目,總投資約150億元;新簽約投資25億元的20萬噸/年鋰電池電解液及配套、投資7億元的工業防腐涂料和投資4億元的高分子新材料3個項目。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安徽(淮南)煤化工園區堅持項目為王、項目為上,努力推動入園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產、早日發揮效益。1至7月份,中安聯合、淮南舜天等投產企業生產保持穩定;安徽嘉璽一期35萬噸/年苯乙烯項目1月21日試生產,二期20萬噸/年聚苯乙烯項目5月10日試生產;有機溶劑綜合利用和現代高分子材料項目6月底試生產;有機硼酸、蛇床子素、粉末涂料助劑、脂環二醇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中安聯合8萬噸/年OCC(烯烴催化裂解)及配套項目、高端顯示材料等簽約項目正在開展一系列前期工作。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園區規劃修編工作;園區成片開發方案已上報省自然資源廳并通過專家評審;園區“十四五”規劃、規劃環評以及標準地改革需做的9項評估正在有序推進。與市產發集團合作通過非標專項債等方式籌集資金1.5億元,建成經五路、經四路、水系二期,正在建設緯二路和經九路;經三路水系、110kV變電站及輸電線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省危化應急救援淮南淮化隊4月20日正式入駐園區。持續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爭創“四最”營商環境,1至7月份,開展座談、走訪等50余次,實現園區企業全覆蓋,積極宣傳制造強省建設、制造強市建設、支持“三重一創”建設等政策,及時通過園區企業平臺答復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并得到企業肯定,幫助企業代辦公司注冊、項目備案、消防等事項,幫助企業申報相關政策,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感。
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大討論活動中,園區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引領園區管委會全體工作人員切實增強推動發展的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緊緊圍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推動煤化工園區快速高質量發展,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職于行,持續提升工作執行力,一項項推進、一件件落實。今年1至7月份,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9.2億元,同比增長72.8%;實現戰新產業產值37.4億元,同比增長31.3%;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9.3億元,同比增長86.9%;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8億元,同比增長86.8%;完成稅收收入24254.78萬元。園區產業集聚發展已初具規模,將不斷鞏固擴大“高質量發展,我們怎們干”大討論活動成果,以黨的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淮南貢獻煤化工園區力量。(記者 張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