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彰顯文明新風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借鑒黃山、池州等地先進經驗,針對主城區內西城大市場、熙城熙園、新家園和謝三村4個區塊5個菜市場,謝家集區采取政府統一收回經營權、統一實施建設改造、統一引入專業運營公司等方式,全面啟動了菜市場改造提升工程。
白馬商業停車場改建工程已完工,新增停車位25個。機西村智慧停車場項目建設已啟動,政務新區智慧停車場項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續,預計以上2個停車場年底前投入使用,屆時將新增停車位192個。全面啟動謝家集街道和望峰崗鎮街頭游園建設,預計2處街頭游園今年年底前完工。在西經十八路、新河路、沿河路和桂山路(一期)竣工通車的基礎上,繼續推進2條城區道路建設,暢通城市微循環。目前,謝三路西延接二通道工程正在施工,工程量已過半,預計11月份竣工通車。全區共施劃、增劃、補劃非機動車停車線1.5萬余米,設置、修復、更換硬隔離設施130余處。投資1.12億元的14個老舊小區改造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預計10月底全部竣工。第一批58個雨污水提質增效工程有序推進,預計10月底竣工。
日前,記者前往謝家集區走訪,所見所聞讓記者親身感受到了該區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
“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我們堅持強弱項、補短板,持續攻堅克難,創建實效不斷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采訪中,謝家集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說:“謝家集區始終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黨政正職為指揮長的創城指揮部,下設基礎設施、市容環境、交通秩序等12個專項工作組,建立了指揮長月調度、常務副指揮長半月調度、專項工作組周調度等常態化機制,確保了創建工作有條不紊推進。”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謝家集區先后制定了《謝家集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包保共建方案》《2021年謝家集區文明創建聯合整治行動方案》《謝家集區文明創建暗訪互查工作方案》等文件,將相關任務指標細化分解,任務到點,責任到人,為抓好落實明確了標準和時限。該區常態推進交通秩序管理,認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以國檢范疇內的4條主要道路、1個重點路口為重點整治區域,嚴查、嚴管、嚴處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各類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9月份至今,謝家集交警大隊共查處機動車違法停車528起,各類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471起,極大地提升了群眾文明出行的交通意識,為群眾全民參與創城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引領效果。該區全面整治市容環境衛生。持續開展市容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今年以來,共取締占道經營380處,出店經營195處,亂堆放64處。共審批戶外廣告及店招64件,拆除破損戶外廣告24處,清理“牛皮癬”小廣告14處,處罰9件。拆除背街小巷和住宅小區內私搭亂建18處,面積80余平方米。大力推行“非接觸式執法”,目前,通過“非接觸式執法”方式已立案28件,結案18件,處罰金額3400元。
“謝家集區建立并完善了以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犬只免疫、鄉鎮街道定期進行核查跟蹤、公安機關進行辦證辦牌等‘一站式’服務機制,并定期進行梳理匯總,確保犬只管理有效有序推進,目前謝家集區設立‘一站式’辦證點3家。今年以來,全區共辦理犬牌588個,捕捉流浪犬213只,辦理犬只行政處罰389人次,責令整改213人次。”謝家集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在創建工作中,謝家集區還進一步深化‘向垃圾宣戰’農村環境集中整治,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行農村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農村環衛保潔長效機制初步建立,截至9月底,累計清理垃圾3600余噸、溝塘河渠36條、農業生產廢棄物115噸,發動8500人次參與環境整治,展開宣傳活動16次,發放宣傳材料5000份。”
“謝家集區每月開展一輪聯合整治,每輪周期約10天,每天安排1名縣級領導帶隊,相關共建部門參與,針對全區范圍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區小區、農貿市場周邊等相關區域開展集中整治。組織全區11個鄉鎮街道按照建成區內和建成區外分類開展不間斷暗訪互查,每輪暗訪互查原則上不少于兩天。開展老舊房屋拆除,協調淮河能源集團剩余棚改安置房279套,對謝李路、桂山路等主干道兩側破舊房屋進行了集中拆除,目前,全區已拆除181戶。”謝家集區委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謝家集區將從營造濃厚氛圍、加大整改力度、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進一步抓好工作落實,推進全區創城工作再上新臺階。”(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