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鄭柵潔同志在參加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淮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養成閱批群眾來信習慣,讓群眾感到寫信真管用,激活轉型發展的強動力”。這是省委領導向淮南乃至全省各級領導干部發出的重要信號: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吸納來自基層的不同聲音。
寫信,與面對面說話、電話通話、視頻對話等一樣,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工具或渠道。一個時期,隨著新媒介的興起,特別是QQ、微信、抖音等廣泛使用、推陳出新,人們崇尚短平快的表達方式,寫信這一傳統溝通方式逐漸被人冷落。但是,新的溝通方式也易產生思考不周、語義不清、內容歧義的負面效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經常給來自全國各地的群體回信,即使再忙也親自批閱群眾來信,這一做法在全國各地引起了積極的反響。
這次鄭柵潔同志重提寫信、倡導領導干部“養成閱批群眾來信習慣”,以此激勵群眾寫信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這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思維管理方式的新轉變。
拿信訪來說,“信訪信訪”,只有“訪”而無“信”,不能算訴求渠道暢通,既說明老百姓認為“寫信”沒用,也說明現有面訪渠道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的領導因工作忙、面訪次數有限;有的群眾因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路程遠等因素,面訪受到影響等等。面訪給領導和群眾增加了很多不應有的成本。
拿創建來說,如果基層百姓把創建當成“自家事”,通過寫信投入意見箱,反映意見或者共謀良策,決策者就不怕偏聽則暗。當前,有的窗口投訴機制不健全、形同虛設:有的無固定電話、有的意見箱內長期無人寫信投訴、有的意見簿成了表功簿,等等。創建需要基層群眾的廣泛參與、需要全體百姓的共同參與。寫信就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和渠道。
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社會管理,能多渠道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有利于各級領導集眾智納良策,拓寬思維方式、靈活發展辦法、破除發展瓶頸,自然會收到意料不到的決策效果。重視寫信方式,減少跑路的經濟和時間成本,讓群眾有訴苦處、能及時解決問題;讓群眾有成就感、能參政議政。因此,暢通寫信、閱信、辦信渠道,在當下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良好效果。倡導寫信,也是“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的拓展和延伸。(禾中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