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護航高質量發展
全市重大行政決策、政府文件、行政協議合法性審查率100%,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覆蓋達100%,行政機關法律顧問聘請率100%,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以法治浸潤政府履職全過程,鋪就淮南發展的鮮亮底色。
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法治建設作為政府履職的生命線,以創新體制機制為突破口,以高質量推進行政立法、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提升法治服務質量為著力點,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以法治力度和溫度護航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2020年,淮南市及田家庵區躋身第一批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區。
立法科學民主,夯實法治政府建設基石
2020年,我市探索開展“小切口”立法,在全省率先制定停車場建設管理條例,針對停車位供給、智能化管理等環節作出創制性規定,從源頭上改善了主城區停車難現狀,方便了群眾出行。而僅2020年,我市地方人大立法2件,用法治規范行政行為,有力助推了法治政府建設。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我市高質量推進行政立法,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制定《淮南市地方性法規起草和政府規章制定會商工作協調小組工作規則》,建立行政立法基層聯系點和行政立法咨詢員制度,構建市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機制。對2020年10月30日前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公布保留繼續有效的文件562件,廢止32件。
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從源頭上規范行政行為。我市持續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一把手”堅持末位表態,“三重一大”事項一律由集體決策。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制度,聘請市委法律顧問5名、市政府法律顧問20名,加強決策咨詢和法律論證。深入落實重大決策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機制,合法性審查實現市、縣、鄉三級行政機關全覆蓋。
回應群眾訴求,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現在的公證服務質量和效率比前些年更好了,一次就順利辦好,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在市正誠公證處服務大廳,市民王建對公證便民舉措贊不絕口。
堅持“最多跑一次”,探索“一次都不跑”,推行“365天不打烊”……近年來,市司法局堅持司法為民宗旨,積極探索公證法律服務便利群眾舉措,深入推進公證領域改革。
“對法律關系簡單、事實清楚、無爭議的出生公證、出生醫學證明公證、居民身份證公證、護照公證、國籍公證等107項公證事項,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真實,我們都實現了讓當事人‘最多跑一次’。”市司法局負責同志介紹說,今年以來全市公證機構辦理各類“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1600余件,提供上門服務138次、提供駐點服務511次,服務群眾3437人次,非工作日期間,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98人次,受理公證申請226件。
回應群眾訴求,依法全面履職,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我市扎實推進96項改革任務,完成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五大領域綜合執法等47項改革事項。出臺《淮南市優化營商環境實施辦法》等系列文件,對664項全程網辦事項進行流程再造,政務服務事項全程比例提升到92.9%。行政審批事項申請材料、承諾審批時限分別壓縮53%、86%。上線運行政務服務地圖,率先在全省推行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在安徽省“互聯網+營商環境監測系統”發布的各地市“企業開辦”指標營商環境測評中,淮南市位居全省第一。
著眼群眾滿意,提升依法行政“軟實力”
今年以來,我市全力推進“路面+非現場”治超執法新模式,通過制度改革和科技運用,既實現了公正執法,又做到文明執法。上半年,全市立案查處超限車輛2078臺,全市路面超限率控制在1%以下。
我市持續深化行政執法改革,全面推行“三項制度”,推進行政執法透明、規范、合法、公正。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文化旅游、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建立“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專業執法+聯合執法”體系,出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
與此同時,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和制約,主動接受黨內監督、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監察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確保行政權力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向省政府和淮南市人大常委會備案規范性文件36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均達100%。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353件、政協委員提案248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2萬余條,舉行新聞發布會103場次,12345市長熱線被評為全國最佳政務服務熱線“2020年度卓越百姓服務獎”。
良法善治,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緊跟法治中國的鏗鏘步伐,我市朝著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目標,砥礪前行,矢志奮斗,不斷以法治底色繪就淮南平安幸福新畫卷。(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