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進水利建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我市謀劃項目49個,總投資329億元。全力推進引江濟淮工程、淮干正峽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和壽縣九里保莊圩工程等重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引江濟淮工程、淮干正峽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等國家172項重大水利項目先后批復并開工建設。”
“我市把水利建設情況納入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市委督查考核辦定期督查,精準化開展督查服務,著力破解各類難點問題。建立‘綠色通道’開展工程招投標工作,水利、公管等部門密切配合,提前做好工程建設招投標相關工作,為工程建設贏得主動。創新建管模式,通過招標選定服務咨詢單位開展建管工作,部分工程還采取EPC工程總承包方式開展工程建設。‘十三五’期間,先后建成世行貸款安徽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沿淮洼地應急工程、禹王(朱集、瓦埠湖)3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完成泥河(架河、萬小河、梁家湖、肖嚴湖)等5條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等一批水利重點工程。”
“‘十三五’期間,我市全面解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集中供水人口240.73萬人,自來水普及率達92.2%。西淝河泵站工程、高塘湖排澇站工程在2020年汛期,累計開機5534.6臺時、排水5.97億立方米,59處生產圩無一潰破,徹底解決西淝河、高塘湖流域‘關門淹’問題,據測算兩泵站減災效益為3.86億元,工程效益顯著。”
日前,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市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水利建設考核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共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98.19億元,其中水利基建投資87.69億元,農村水利投資11.4億元,進一步補齊了水利基礎設施短板,為我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水利力量。”
“圍繞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規劃總體部署,立足淮南水利發展實際,我市編制完成了《淮南市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謀劃以防洪提升、節水和水資源配置、水環境整治與水生態修復、行業能力建設等為主要內容四大類62個項目,估算投資614.84億元。”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加快推進我市水利建設高質量發展,市水利部門將堅持‘開年即沖刺、起步就加速’的理念,以‘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為契機,多措并舉,進一步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建成淮干正峽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壽縣九里保莊圩加固工程,爭取開工建設淮干峽渦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區等近期治理工程、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一般)行蓄洪區建設工程、淮南市城市防洪圈堤防達標建設工程等。實施鳳臺縣永幸河、壽縣陡澗中心溝等中小河流治理,開展瓦埠湖、肖嚴湖等易澇地區排澇能力建設,持續推進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設。進一步推進淮河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淮河淮南段生態廊道建設,逐步推進淮南市主城區淮河沿線綜合環境治理,重點實施淮河南岸田家庵段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開展重點湖庫水生態治理,實施瓦埠湖、高塘湖、焦崗湖等水生態綜合治理,保障河湖基本生態環境。進一步完善農村飲水供水工程體系,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大力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擴大供水工程規模,加強應急供水能力,規范工程管理,提高供水水質,初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記者 蘇強)